书严子陵钓台

周家刑不上大夫,法固不足礼有余。 有才毕愿进朝路,非老谁忍回田庐。 秦坑学士置勿道,汉嫚大臣视如奴。 逸民不出朝士去,前有两生后二疏。 世祖聪明失之察,待臣少礼多以法。 尚书曾不免牵曳,御史或犹遭扑挞。 尚书御史未足论,位至三公危一发。 侯霸朱浮仅免归,韩歆戴涉终见杀。 先生识帝贫贱时,富贵共之理所宜。 云胡召至留不住,无乃平日窥其微。 龙颜之疎顾岂忍,鸟喙所伏那可知。 当初高蹈疑矫世,落后逆观信知机。 退身不勇公孙贺,明泣危机终自堕。 先生明甚勇如之,天地万物莫吾挫。 将星群立客星孤,群恐难调孤易祸。 帝坐边头睡熟间,梦魂已在桐江卧。 将星炯炯亘今明,不似客星明更大。

译文:

周朝时,刑法不适用于大夫阶层,虽然法律可能存在不足,但礼仪方面却非常完备。有才能的人都希望能进入朝廷为官,若不是年老体衰,谁会忍心回到乡野田园呢。 秦朝坑杀学士这样的暴行暂且不提,汉朝的君主轻慢大臣,把他们当作奴仆一样对待。那些隐逸的贤士不愿出仕,朝中的官员也纷纷离去,先前有叔孙通门下的两位儒生,后来有疏广、疏受叔侄。 汉世祖刘秀聪明却失于苛察,对待臣子缺少礼仪,多用律法来约束。尚书这样的官员都免不了被牵拉,御史有时还会遭到扑打。尚书、御史这些官员都不用多说了,就算位至三公,也是危在旦夕。侯霸、朱浮仅仅是被免官归家,韩歆、戴涉最终还是被杀掉了。 严子陵先生在刘秀贫贱的时候就结识了他,按道理富贵了应该和他一同分享。可为什么把他召到朝廷却留不住他呢,莫非是他平日里就洞察到了刘秀的一些微妙之处。刘秀的疏远让人不忍心面对,他隐藏着的凶险又有谁能知道呢。 当初严子陵急流勇退,人们怀疑他是在矫正世风,到后来再看,才相信他是真正洞察了先机。公孙贺没有果断地退身,哭着明白危机却最终还是陷入灾祸。 严子陵先生非常明智,而且有这样的勇气,天地万物都不能将他挫败。众多的将星簇拥,客星(严子陵)显得孤单,群星之间难以协调,客星孤单更容易招来灾祸。当刘秀坐在皇位上熟睡的时候,严子陵的梦魂早已回到桐江去安卧了。 将星明亮一直延续到如今,但都比不上客星的光芒更加耀眼。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