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林妖血扫已除,桂林剜肉补未苏。 玉清玄帝右是顾,金华散仙南其驱。 下车首问民所苦,踊跃近前争告语。 醋缗苛歛重伤农,醝钞抑敷良困贾。 小断于独大叫阍,一呼痛拔百蠹根。 连营坐卧老将校,万里耕桑长儿孙。 足醉于湿殊未醒,奏函频以中州请。 十行洒渥下九天,两踵腾辉轻五岭。 五更黄道烟霏霏,追随列宿朝紫微。 三寸舌沃万乘渴,一丸药起四海痿。 君臣道合有余美,乞以属之门弟子。 区区抚字得闲功,一一编摩为野史。
送广西经略应寺丞被命改除归朝奏对
译文:
这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蔚林一带妖邪的祸乱已经被扫除干净,但桂林地区就像被剜去肉一样,民生依旧没有恢复元气。
玉清玄帝在天上垂目关注着这里,于是如同金华散仙般的您奉命驱驰来到南方。
您一下车就首先询问百姓的疾苦,百姓们都踊跃地凑上前去,争着向您诉说。大家纷纷说,醋税等苛捐杂税严重伤害了农民,强制摊派盐钞让商人也困苦不堪。
您独自做出决断,大声向朝廷谏言,一声呼吁就如同拔掉了上百只蠹虫的根源,让百姓免受其害。
从此,军营里的老将校们得以安稳坐卧,百姓们能够在万里土地上耕种、养蚕,繁衍子孙。
百姓们就像喝醉了酒还没完全清醒,您多次上奏朝廷,为中州地区百姓的疾苦陈情。
皇帝的诏书如九天洒下的甘霖,您接到诏令后,脚步轻快得仿佛能跨越五岭。
五更时分,黄道上烟雾弥漫,您如同追随群星一样前往朝廷朝拜天子。
您凭借着如簧之舌,满足了皇帝对治理地方的求知渴望,就像一颗药丸能治好四海的萎靡之症。
君臣之间志同道合,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佳话,我恳请您把这些事迹交给门弟子来记录。
您这些用心安抚百姓的细微功绩,我会逐一编纂整理,写成一部野史。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