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有洲龙屈蟠,爪牙润泽鳞甲寒。 桃花水肥意腾跃,似欲上与青天干。 西昌有士龙变化,云可以乘泥可谢。 胪传未放雷呜春,弦诵犹挑灯破夜。 作成况遇今赵侯,萤窗开处吞龙洲。 儒风相高踏鹏背,士气自敢骑鳌头。 县前洲觜年年长,图谶会当应如响。 鴈塔固无过我前,云台更要在人上。
龙州书院
译文:
在西昌有个沙洲,它的形状就像巨龙盘曲伏卧着,那龙的爪牙看上去湿润有光泽,身上的鳞甲透着丝丝寒意。每当春天桃花盛开、江水上涨的时候,这巨龙仿佛意气风发,想要腾跃而起,似乎要直上青天,与那苍穹一较高下。
西昌有很多有才学的读书人,他们就如同即将变化飞升的蛟龙。他们能够借助云朵直上云霄,不再眷恋泥泞的处境。虽然科举考试的喜讯还未像春雷般传来,可他们依旧在夜晚挑灯夜读,诵读经典,坚持不懈地追求学问。
如今恰好遇到了赵侯这样贤明的人来培养他们。在那像萤火虫般微弱灯光照亮的窗前,学子们的视野仿佛能够囊括整个龙洲的灵气。这里的儒家风气浓厚,大家相互激励,都想要踏上大鹏的脊背,展翅高飞;学子们的志气高昂,个个都敢去争夺鳌头。
县城前面沙洲的尖端年年都在变长,那些关于祥瑞的预言一定会像回声一样灵验。雁塔题名这样的荣耀肯定不会让别人超过我们,日后还要在云台之上留下自己的美名,要在众人之上成就一番大事业。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