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号湘江岸有小岘亭癸卯六月与瑞金吴丞饮其上 其二

占断江西景,临川拟岘台。 今犹千里隔,我更几时回。 幸此亭相似,非公坐莫陪。 古今随水去,风月送诗来。

译文:

这首诗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符合格律的诗词那种朗朗上口的韵脚和对仗,更像是一首有感而发的纪游诗。以下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在江西的众多美景中,临川的拟岘台可谓独占鳌头,声名远扬。 如今我和那拟岘台相隔千里之遥,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去看看。 幸运的是,在这会昌湘江岸边有个小岘亭,和拟岘台颇为相似。若不是与您——瑞金的吴县丞一同前来,恐怕我也没机会坐在这亭中。 古往今来的人和事就如同这江水一般,匆匆流逝,一去不返。而清风明月却仿佛善解人意,不断地为我送来灵感,让我诗兴大发。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