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察推檄至会昌赋所怀呈似 其一

文简家风淡,芗林句法清。 今能传几世,君复拥全名。 犹及识前辈,未尝轻后生。 崆峒风月里,许我共诗盟。

译文:

### 诗意解释 这是一首赠友诗,诗人曾丰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情谊。 首联“文简家风淡,芗林句法清”:“文简”或许是指某个具有“文简”谥号的家族先辈,这个家族有着淡泊的家风,不追逐名利、浮华,为人处世低调且质朴。“芗林”可能代表一种诗风流派或者一位擅长这种诗风的诗人,友人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芗林那种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句法风格。 颔联“今能传几世,君复拥全名”:诗人感慨这样优良的家风和诗风传承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好几代人,而友人在当下依然能凭借自身的品德和才华拥有全面的好名声,说明友人不仅继承了家族传统,还能在当代展现出卓越的风采,获得众人的认可。 颈联“犹及识前辈,未尝轻后生”:友人还能有机会结识那些德高望重的前辈,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经验。同时,友人对年轻后辈也十分尊重,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就和地位而轻视年轻人,体现出他谦逊、包容的品德。 尾联“崆峒风月里,许我共诗盟”:“崆峒”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这里代表着一个充满诗意、宁静美好的环境。在这崆峒的清风明月之下,友人答应与诗人一起结下诗盟,意味着他们将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共同追求诗歌艺术的更高境界。 ### 现代汉语译文 你们家族有着文简公那般淡泊的家风,诗歌创作又继承了芗林清新的句法风格。这样的传统到如今已经传承了好几代人,而你依然能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品德拥有全面的好名声。你还能结识那些德高望重的前辈,同时又从不轻视我们这些年轻后辈。在崆峒那充满清风明月的美好环境里,你答应与我一起结下诗盟,共同在诗歌的世界里遨游。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