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神游会自然,廼翁于易发先天。 东周以上更三圣,南渡而来第一传。 入室饱参谁舍瑟,过庭精意自忘筌。 勾稽小诎论思具,行侍玉皇香案前。
崇安叶簿之先大夫易学得于天而未传于人余窃于执事闻焉幸矣敢以相期之意并赋长句呈似
译文:
这首诗不太适合逐句进行严格意义的“翻译”,因为它有着较强的用典和文化内涵,更多是传达一种情感和评价,下面为你意译一下大致内容:
梦中与您的精神畅游,领悟到了自然的真谛,您的父亲在《易经》的学习上能够探寻到先天之妙理。从东周往前追溯,《易经》历经三位圣人的传承和阐释;而在南宋南渡以来,您父亲的《易经》学问可谓是首屈一指的传承。
那些入室向您父亲饱学参学《易经》的人,有谁能像孔子弟子曾点那样悠然舍瑟而谈出深刻见解呢?而您在家接受父亲的教诲,深入领会其中精义,早已超越了文字的束缚,达到了忘筌的境界。
如今您在基层做着琐碎的勾稽事务,看似有些屈才,但您具备着高深的论思才能。相信不久之后,您就能够侍奉在皇帝身边,在那御香飘拂的几案之前,为朝廷出谋划策。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