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三首 其一六

叉手进前,寂子不会。 杀人活人,好个三昧。 这般阿师,丛林殃害。 白云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译文:

有僧人双手交叠走上前请教佛法,这小和尚却没能领悟其中深意。 这看似能掌控“杀人”(让人陷入困惑、破除旧有认知)与“活人”(给予启发、让人获得解脱)的高超佛法境界,好像是掌握了绝妙的修行诀窍。 可像这样的老师,简直就是丛林(指代佛教寺院、修行群体)的祸害。 那白云的尽头是连绵的青山,而远行的人却还在青山的更外边。 总体来说,这首诗可能是在批判某些所谓精通佛法却不能真正引导弟子的僧人,最后以景作结,或许暗示修行的境界如同那在青山之外的行人一样,是无尽且难以捉摸的。
关于作者
宋代释师观

释师观(一一四三~一二一七),号月林,俗姓黄,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岁,入雪峰山投忠道者出家。年二十四,祝发受戒。谒证老衲于澧州光孝寺,扣可庵然、尤溪印于闽中,又从老衲移住饶州荐福寺。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住平江府蠡口圣因禅院。后历住平江府承天能仁寺、万寿报恩光孝寺、临安府崇孝显亲寺、开山湖州报因佑慈寺、平江府灵岩山崇报寺、临安府西湖澄翠庵、湖州乌回山密严寺。为南岳下十七世,大洪证禅师法嗣。嘉定十年卒,年七十五。有德秀编《月林师观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陈贵谦《月林观禅师塔铭》。 释师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语录》中单编的颂古、赞、偈颂及辑自他书者合编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