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潘衡有婢出适安福传其法造墨甚精孙温叟捧檄其县诗从乞之

如闻墨潘氏,一派传婢子。 世上多徇名,我曹宁贵耳。 公其品题之,为我致窗几。 定知青出蓝,未信橘为枳。 升堂与入室,亦喻接花理。 又如淮王仙,鸡犬悉飞逝。 况兹薪水供,得法信有是。 我书初不工,为诗长费纸。 笔墨倘精妙,尚可令予起。 誓将扫灶煤,顿顿烧寒苇。 度日有不烦,扫煤复何自。 公闻应大笑,士穷乃如此。 非但我有求,知名渠自尔。

译文:

我听说潘衡家的制墨技艺很有名,如今这门技艺有一支脉传给了他家的婢女。 世上很多人往往只看重名声,我们这些人哪能只凭听闻就觉得好呢。 您去好好品评一下她造的墨,帮我弄些来放在我的书桌之上。 我坚信她制出的墨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相信她会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那样技艺走样。 这就如同学习技艺有升堂入室的差别,也跟嫁接花木的道理一样。 又好像淮南王刘安成仙,连家里的鸡犬都跟着飞升了。 何况制作墨需要柴薪和水,掌握了制墨之法确实能做出好墨。 我的字本来就写得不好,写诗也常常费纸。 要是笔墨足够精妙,或许还能让我的水平有所提升。 我发誓要把灶里的煤灰都清扫干净,以后就只烧寒苇来取墨(暗指不再用质量差的墨)。 但过日子有时也有诸多不便,连清扫灶煤取墨都成了难事。 您听了这些应该会大笑吧,读书人穷困起来就是这个样子。 不只是我有这样的需求,很多知名人士也自然会向她求墨呢。
关于作者
宋代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