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日夜雨起书曾移忠禾谱后

去年秋旱冬尤剧,一雪不能濡土瘠。 立春日雨虽应时,到今阙然又几日。 游人但欣春物荣,农夫痛心田未耕。 我因于役偶适野,骇见蓬勃烟埃生。 我今一官非劝农,为民闵雨常颙颙。 如闻春寒雨之候,病骨不惮添衣重。 朝来数点初蔌蔌,势压黄昏成霡霂。 虽云润物要无声,未救田畴龟背暴。 眼前市籴虽云贱,复道输租钱乏见。 从来谷贱必伤农,政亦何能堪此旱。 天公用意何难为,三日为霖事可知。 区区折腰困日籴,苦忆村舂宿雨时。 屠龙先生曾夫子,著书斤斤良有以。 往曾持献儒林苏,为歌秧马附书尾。 髯孙知我此书爱,遗我殷勤意何在。 世人菽麦或未分,而翁有意除稊稗。 我今一官故不堪,此书归田为指南。 便当教儿罢群读,读此宁忧饭不足。

译文:

去年秋天干旱,到了冬天干旱愈发严重,一场雪根本无法滋润那贫瘠的土地。 立春的时候下了场雨,虽然很应时,但到如今又好几天都没有降水了。 游人们只欣喜于春天万物的繁荣,可农夫们却痛苦于田地还无法耕种。 我因为公事偶然到了野外,惊异地看到尘土飞扬,到处一片干燥。 我如今担任的官职并非专门劝农耕种的,但也常常忧心着百姓,急切盼望着下雨。 听说春寒的时候正是下雨的时节,就算我身体不好,也不怕多添些厚重的衣服。 早晨开始落下几点稀疏的雨滴,到黄昏时雨势增大,细密如丝。 虽说滋润万物的雨最好是无声的,但这雨也还救不了那田地里像龟背一样干裂的土地。 眼前市场上粮食价格虽然便宜,但又听说百姓缴纳租税时缺乏现钱。 向来粮食价格低就会损害农民的利益,如今遇上这样的旱灾,政府又怎么能承受得了呢。 上天的用意为何这样让人难以捉摸,如果能连续下三天雨,那情况或许就好了。 我为了每日的口粮而辛苦折腰忙碌,苦苦回忆着村里在雨后舂米的情景。 有位像屠龙高手般有学识的曾夫子,认真严谨地写了这本关于禾稻的书。 他曾经把书献给儒林的苏先生,苏先生还为秧马写了诗歌附在书的末尾。 曾夫子的孙子知道我喜爱这本书,热情地送给了我,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心意。 世上有些人连菽麦都分不清,而曾夫子却有心去除田地里的杂草,培养良种。 我如今这官职实在没什么作为,等我归田之后,这本书可以作为我的指南。 我应当让儿子停下其他的书不读,专心读这本书,这样就不用担心没饭吃啦。
关于作者
宋代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