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裳本外物,轻重非所关。 俗子不识真,贪荣强跻攀。 苟求既得志,巧计仍朋奸。 谁知国士胸,取舍超人寰。 不忧节不高,任重忧力孱。 公家太史氏,阅世多险艰。 无心羡尊显,名塞穹壤间。 尚书续正脉,清泉泻潺潺。 操修不敢怠,粹美无可删。 垂垂蹑政途,念念思江山。 上欲登绝顶,下欲临碧湾。 勇退得所愿,喜见冰雪颜。 是中有真趣,景贶天所悭。 一朝归领略,拔萃玉笋班。 岂若嗜进徒,终身堕荒菅。 家声遂复振,旧观欣重还。 平生万事足,只欠素与蛮。 美官非我愿,宁复怜绿鬟。 却须富篇什,丽锦争斓斑。 九重念耆德,讵许长清闲。 强敌未殄灭,罢甿正恫瘝。 譬如建大厦,运斧无输般。 愿公勉加餐,暂归随赐环。
送黄畴若尚书
译文:
官位和车马服饰本都是身外之物,其轻重并非我们应该看重的。那些世俗之人不懂得其中真谛,为了贪图荣华富贵而强行去追逐、攀爬高位。一旦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成功,还会耍弄巧计、结党营私。
谁能知道那些国之栋梁的胸怀呢,他们的取舍超越了世俗之人。他们不担心自己的气节不够高尚,只忧虑自己肩负重任时能力不足。您家是世代史官,历经了世间诸多艰难险阻。您无心去羡慕那些尊贵显赫的地位,可您的名声却传遍了天地之间。
尚书您继承了纯正的品德和学问,就像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您一直坚持修养自身不敢有丝毫懈怠,品德纯粹美好没有任何瑕疵可以挑剔。您渐渐步入仕途,可心里却时刻思念着江山美景。您向上想要登上那高耸的山顶,向下想要靠近碧绿的水湾。如今您勇敢地选择退隐,得偿所愿,脸上露出如冰雪般纯净的神情。
这其中有着真正的乐趣,这样的美好境遇连上天都吝于赐予。一旦您回去尽情领略,在众多优秀人物中也显得出类拔萃。哪像那些贪图官位晋升的人,一辈子都陷入荒芜的杂草之中,毫无意义。
您家的声名因此再次振兴,往昔的辉煌又令人欣喜地重现。您这一生万事都已满足,只是缺少像樊素和小蛮那样的歌姬。但美好的官职并非您所向往的,您又怎会怜惜那些美貌的女子呢。
您应该多创作一些诗篇,让它们像绚丽的锦缎一样五彩斑斓。天子念及您这样德高望重的老者,怎会允许您长久地过着清闲的日子呢。如今强敌还没有被消灭,疲惫的百姓正处于痛苦之中。这就好比要建造一座宏伟的大厦,却缺少像鲁班那样能挥动斧头的能工巧匠。
希望您多多保重身体,暂时回家休养之后,不久就会被朝廷召回委以重任。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燮
袁燮(一一四四~一二二四),字和叔,学者称絜斋先生,鄞(今浙江宁波)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调江阴尉。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未几以伪学党禁论罢。久之,得浙东帅属,调福建常平属官。嘉定元年(一二○八),召为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二年,出知江州,迁提举江西常平、权知隆兴府。俄以都官郎召,累迁国子祭酒、秘书监、礼部侍郎兼侍读。十二年,因与史弥远争和议,罢归,太学诸生祖饯者三百余人。明年,提举鸿庆宫。起知温州,未赴。十七年卒,年八十一。遗著由子甫汇刻,有《絜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并辑为二十四卷。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显谟阁学士致仕赠龙图阁学士开府袁公行状》,《宋史》卷四○○有传。 袁燮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正少量底本明显错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