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群玉府,密迩日月光。 夐与尘世隔,恍如白云乡。 李侯好古士,来自天一方。 峩冠英俊林,掉鞅翰墨场。 著庭秉直笔,省户推望郎。 高情遽勇退,远业真难量。 黎庶多困穷,抚摩仗循良。 鹰鹯岂不鸷,凤鸟乃嘉祥。 生财固有道,视民当如伤。 宁乏强敏称,毋令本根戕。 仁圣子万姓,迩遐如一堂。 贤牧著声绩,玺书随褒扬。 我归伏茅荆,翘首观高翔。
送李鸣凤使君
译文:
道山的群玉府,离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很近。
它远远地与尘世隔绝,恍惚就像是白云缭绕的仙境。
李侯是喜好古风的贤士,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
他头戴峨冠,在英俊的人群中十分出众,在文章翰墨的领域里纵横驰骋。
在朝堂上他秉持正直之笔书写史事,在尚书省中被大家推崇为贤能的郎官。
他怀着高尚的情怀毅然决然地隐退,未来的成就实在难以估量。
百姓大多生活困苦贫穷,安抚他们全依靠善良的官员。
鹰鹯之类的猛禽虽然凶猛,但凤凰才是吉祥的象征。
创造财富本来就有方法,对待百姓应当像对待受伤之人一样关怀。
宁可缺乏强硬敏捷的名声,也不要让百姓的根本受到伤害。
仁德的君主爱护天下百姓,无论远近就如同在一个厅堂里一样。
贤能的地方长官建立了显著的功绩,皇帝的诏书会随即对其进行褒奖。
我回到家中隐居在茅屋荆扉之下,翘首期盼着看你展翅高飞。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燮
袁燮(一一四四~一二二四),字和叔,学者称絜斋先生,鄞(今浙江宁波)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调江阴尉。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未几以伪学党禁论罢。久之,得浙东帅属,调福建常平属官。嘉定元年(一二○八),召为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二年,出知江州,迁提举江西常平、权知隆兴府。俄以都官郎召,累迁国子祭酒、秘书监、礼部侍郎兼侍读。十二年,因与史弥远争和议,罢归,太学诸生祖饯者三百余人。明年,提举鸿庆宫。起知温州,未赴。十七年卒,年八十一。遗著由子甫汇刻,有《絜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并辑为二十四卷。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显谟阁学士致仕赠龙图阁学士开府袁公行状》,《宋史》卷四○○有传。 袁燮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正少量底本明显错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