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早起

举世惮炎赫,当暑思高秋。 秋高岂不好,萧瑟令人愁。 何如三伏中,五夜风飕飕。 遥空淡月落,将旦群阴收。 却嫌𫄨绤薄,转觉林塘幽。 出门任所适,清与耳目谋。 借问尘埃人,知此佳致不。

译文:

世上的人都畏惧炎炎的酷热,正当酷暑时就盼望着凉爽的深秋。 秋天高远清爽难道不好吗?可那萧瑟的景象却让人忧愁。 哪比得上在三伏天里,五更时分凉风飕飕地吹着。 遥远的天空中,淡淡的月亮落下,天快亮了,各种阴暗的气息都消散了。 我反而嫌身上的细葛布衣服单薄,更觉得树林和池塘清幽宜人。 我走出家门,随意地漫步,清新的气息与我的耳目亲密接触,让人心旷神怡。 我想问那些在尘世中忙碌的人,你们可知道这般美好的景致呢?
关于作者
宋代袁燮

袁燮(一一四四~一二二四),字和叔,学者称絜斋先生,鄞(今浙江宁波)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调江阴尉。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未几以伪学党禁论罢。久之,得浙东帅属,调福建常平属官。嘉定元年(一二○八),召为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二年,出知江州,迁提举江西常平、权知隆兴府。俄以都官郎召,累迁国子祭酒、秘书监、礼部侍郎兼侍读。十二年,因与史弥远争和议,罢归,太学诸生祖饯者三百余人。明年,提举鸿庆宫。起知温州,未赴。十七年卒,年八十一。遗著由子甫汇刻,有《絜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并辑为二十四卷。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显谟阁学士致仕赠龙图阁学士开府袁公行状》,《宋史》卷四○○有传。 袁燮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正少量底本明显错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