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谢东林

去冬雪意悭,稍稍腊三白。 飞霙才到地,转盼已消释。 缅怀大有年,兆见琼玉积。 今兹杳难期,春信亦已迫。 天公岂不仁,拙政难感格。 何时惬人意,四顾苦无策。 东林惠佳句,似庆平地尺。 见戏唯何甚,余方自刻责。 东林达余心,精祷觊有获。 沈水烟未收,冰花已如席。 皓皓埋群山,霏霏连数夕。 郊原迷畔岸,径畛失分画。 儿童见未曾,耆老记畴昔。 几年无此瑞,惊喜欲折屐。 皆云穷腊中,得此夜光璧。 莫言不坚牢,究竟多利益。 端能殄遗蝗,亦复滋宿麦。 欢声沸闾里,和气蠲疠疫。 老守差自慰,足寄孤危迹。 小己不足道,吾民幸安宅。 作诗谢东林,至诚动金石。

译文:

去年冬天降雪的迹象很少,到腊月时才稀稀落落地飘了些雪。雪花刚刚落到地面,转眼间就融化消失了。 我怀念那些丰收的年份,那时往往有厚厚的积雪,就像大地铺上了琼玉,那可是丰收的好兆头啊。可今年这大雪迟迟不来,眼看着春天的消息都已经临近了。 难道是老天爷不够仁慈吗?或许是我这个地方官施政笨拙,难以感动上天。我一直盼着能下一场让人满意的大雪,可环顾四周,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 东林给我送来了美妙的诗句,好像是在庆贺已经下了一尺厚的大雪。这可真是和我开玩笑啊,我正为自己没做好工作而深深自责呢。 东林了解我的心意,诚心诚意地祈祷,希望能降下大雪。结果,当香炉里的沉水香烟雾还未消散,大片大片的雪花就像席子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了。 洁白的雪厚厚地掩埋了群山,纷纷扬扬地连下了好几个晚上。郊野和平原都被雪覆盖,连田埂和河岸都分辨不清,田间的小路和界限也难以区分。 孩子们从没见过这样大的雪,老人们也回忆起了往昔的雪景。好几年都没有这样的祥瑞之雪了,大家惊喜得都要把木屐折断。 人们都说在这岁末寒冬,能得到这样一场大雪,就如同得到了夜光璧一样珍贵。可别小看这雪,它最终会带来很多好处。 它能彻底消灭残留的蝗虫,也能滋润冬小麦。街巷里到处都是欢呼声,祥和的气氛似乎能消除疾病和瘟疫。 我这个地方官也稍微感到安慰了,觉得自己这孤独又责任重大的职位也算有了些许寄托。我个人怎么样并不重要,只要百姓能平安生活就好。 我写下这首诗感谢东林,是他的一片至诚之心感动了天地,才降下这场大雪啊。
关于作者
宋代袁燮

袁燮(一一四四~一二二四),字和叔,学者称絜斋先生,鄞(今浙江宁波)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调江阴尉。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未几以伪学党禁论罢。久之,得浙东帅属,调福建常平属官。嘉定元年(一二○八),召为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二年,出知江州,迁提举江西常平、权知隆兴府。俄以都官郎召,累迁国子祭酒、秘书监、礼部侍郎兼侍读。十二年,因与史弥远争和议,罢归,太学诸生祖饯者三百余人。明年,提举鸿庆宫。起知温州,未赴。十七年卒,年八十一。遗著由子甫汇刻,有《絜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并辑为二十四卷。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显谟阁学士致仕赠龙图阁学士开府袁公行状》,《宋史》卷四○○有传。 袁燮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正少量底本明显错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