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宝方山

幽岩如高人,气骨天所赋。 凛然超尘寰,不受俗气污。 湖湘饶峰峦,往往穷僻处。 城郭去之远,谁能蹑芒屦。 安知古都梁,爽垲有真趣。 徜徉东郊外,青山在指顾。 山中八洞列,天巧于此觑。 蜿蜒老螭蟠,崭岩怒虎踞。 如屏亦如龛,一起复一仆。 卷阿坐良稳,狭径足难措。 帝观若险隘,中道本宏裕。 叠翠常回环,寒泉日倾注。 石乳一何粲,和气知有聚。 所见皆可人,十步目九寓。 造物不能秘,奇诡遂呈露。 奎画贲精舍,鬼神昔呵护。 古称小有天,仇池乃其附。 甬东有胜境,豁然四窗具。 玲珑皆自然,匪以雕镌故。 谁谓宝方小,是亦洞天数。 谁谓此邦陋,有景即可慕。 我本烟波徒,雅性厌驰骛。 搜寻得所欲,心境顿明悟。 赏玩有余味,跻攀了不怖。 得意或忘归,苍然迫曛暮。 兹山虽可乐,用之乃成路。 有径不能用,茅塞大可惧。 对此发深省,岁月勿虚度。 俗态易湮没,清游莫辞屡。 援笔述鄙怀,愧乏惊人句。

译文:

幽深的山岩就如同那品德高尚的贤士,其气质风骨是上天所赋予的。 它凛然傲立,超脱于尘世之外,不会被那世俗的浊气所玷污。 湖湘一带有着众多的山峦,它们往往都处在偏远荒僻的地方。 离城郭十分遥远,有谁能够穿着草鞋去探访呢? 谁能料到在古都梁这个地方,有一处高爽干燥之地藏着真正的趣味。 我在东郊漫步游玩,青山就在眼前不远处。 山中分布着八个岩洞,在这里可以窥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有的像蜿蜒盘曲的老蛟龙,有的似威风怒立、盘踞着的猛虎。 有的像屏风,有的像佛龛,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在曲折的山坳里坐下,感觉十分安稳,而狭窄的小径却让人难以落脚。 那道观起初看着好像十分狭窄,但走到中间却发现十分宽敞。 重重叠叠的翠绿山峦环绕四周,寒冷的泉水每日不停流淌。 石钟乳是多么灿烂夺目,想必是有祥瑞之气汇聚于此。 所看到的景色都十分宜人,走十步眼睛能有九次被美景吸引。 大自然再也藏不住它的奥秘,奇特怪异的景观都展现了出来。 皇帝的御笔装点着精美的房舍,从前连鬼神都对这里悉心呵护。 这里自古就被称作“小有天”,仇池山都只能算是它的附属。 甬东有一处胜景,有四个通透的山洞。 那里的玲珑景致都是自然形成,并非人工雕琢的缘故。 谁说宝方山小呢,它也是洞天福地之一啊。 谁说这个地方偏僻落后呢,只要有美景就值得人向往。 我本就是喜爱漂泊江湖之人,向来厌恶奔走钻营。 在这里寻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心境顿时豁然开朗,有所领悟。 欣赏游玩这些美景,让人回味无穷,攀登起来也丝毫不觉得害怕。 有时玩到得意处甚至忘记了回家,天色苍然,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 这座山虽然让人快乐,但要想发挥它的价值就得有路可走。 有道路却不能好好利用,被茅草堵塞实在是可怕。 面对此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岁月可不能白白虚度。 世俗的情态容易让人沉沦,这样清雅的游玩可不要推辞多次。 我拿起笔写下这些表达我内心的想法,惭愧的是我没有写出惊人的诗句。
关于作者
宋代袁燮

袁燮(一一四四~一二二四),字和叔,学者称絜斋先生,鄞(今浙江宁波)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调江阴尉。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未几以伪学党禁论罢。久之,得浙东帅属,调福建常平属官。嘉定元年(一二○八),召为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二年,出知江州,迁提举江西常平、权知隆兴府。俄以都官郎召,累迁国子祭酒、秘书监、礼部侍郎兼侍读。十二年,因与史弥远争和议,罢归,太学诸生祖饯者三百余人。明年,提举鸿庆宫。起知温州,未赴。十七年卒,年八十一。遗著由子甫汇刻,有《絜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并辑为二十四卷。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显谟阁学士致仕赠龙图阁学士开府袁公行状》,《宋史》卷四○○有传。 袁燮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正少量底本明显错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