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谁不爱飞雪,腊中再见尤奇绝。 对雪吟哦色即空,仙翁洞照无生灭。 既积既消还复飞,且飞且积俄又非。 了然不是坚牢玉,缅怀有感苏公诗。 谁知润泽工夫远,须索诗家为明辨。 香风天上亦飞花,较之穷腊功犹浅。 绿窗怯寒颦翠娥,穷儒忍冻不能歌。 何如制阃贤师帅,賸喜嘉祥重婆娑。 鄮山妆点千岩白,全胜轻花飘细麦。 气和之应非偶然,善政端由老邦伯。
和傅大卿喜雪
译文:
人们谁不喜爱纷飞的雪花呢,腊月里再次见到雪景,那更是奇绝的景象。面对这皑皑白雪吟诗,领悟到色即是空的道理,仙翁能洞察一切,明白世间万物并无真正的生灭。
雪堆积起来,又消融不见,接着再次飘飞;一边飞舞一边堆积,转眼间又似乎消失不见。清楚地知道这雪并非坚固永恒的美玉,不由得想起苏公那感慨万千的诗句。
谁能知晓雪润泽大地的功劳如此深远呢,这还得需要诗人们来明确地分辨。天上香风送爽时也会有飞花,但比起这腊月的雪,它润泽万物的功效还是浅了许多。
绿窗内的佳人因寒冷而皱眉,贫寒的书生忍受着冻馁,连歌都唱不出来。哪比得上那掌管一方的贤明将帅,满心欢喜地看着这吉祥的雪,反复地踱步欣赏。
鄮山被装点得千岩洁白,这景象远远胜过那轻盈的花朵飘落在细细的麦上。气候祥和有这样的瑞雪之应并非偶然,这良好的气象正是源于当地贤能长官的善政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袁燮
袁燮(一一四四~一二二四),字和叔,学者称絜斋先生,鄞(今浙江宁波)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调江阴尉。宁宗即位,以太学正召,未几以伪学党禁论罢。久之,得浙东帅属,调福建常平属官。嘉定元年(一二○八),召为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二年,出知江州,迁提举江西常平、权知隆兴府。俄以都官郎召,累迁国子祭酒、秘书监、礼部侍郎兼侍读。十二年,因与史弥远争和议,罢归,太学诸生祖饯者三百余人。明年,提举鸿庆宫。起知温州,未赴。十七年卒,年八十一。遗著由子甫汇刻,有《絜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并辑为二十四卷。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显谟阁学士致仕赠龙图阁学士开府袁公行状》,《宋史》卷四○○有传。 袁燮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正少量底本明显错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