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送连亨叟赴省

吾庐元在亮功坊,祖母东街家姓张。 舅翁官小先富强,有子破荡开书堂。 我随表伯学文章,忽然好怪不好常。 走师月鱼舍莆阳,三山士子厌我狂。 避我谈吐如簸糠,北郭先君吴讳骧。 姨弟余入京朝行,惟此二人见科场。 期我前列每参商,面嗔考官识未长。 我因随老客他乡,一钱亦欠真空囊。 君出凤池游上庠,长洲适值日同房。 我忆东街往事详,得君情话胜琼浆。 百杯饮我何以偿,欲饯一醉难赊尝。 虽然旅困颜无光,狂言欲发藉激昂。 自矜到此亦可伤,末篇听我送行装。 临轩策试亮阴妨,首擢南宫丹桂芳。 奉常格法经先扬,亚魁谁赋非君当。 占牌前引归骑忙,蓝袍色映萱草苍。 美人二八宫样粧,阀阅贵盛金多藏。 爱君坦腹羲之床,红䌷扇鼓迎新郎。 我还尽粜箪食粮,赛君痛饮寻歌娼。 莫学浅夫唾肥羊,傲岸贺客峻门墙。

译文:

我家原本住在亮功坊,祖母娘家在东街,姓张氏。 舅舅官职虽小却早早富裕起来,他儿子却把家业败落,开起了书堂。 我跟着表伯学习文章,忽然间喜好新奇古怪而不遵循常规。 跑到莆阳月鱼舍去拜老师,福州的学子们都厌烦我的狂放。 像躲着簸扬的糠一样避开我说话,北郭有位先辈叫吴骧。 姨弟余也进入了官场,只有这两人经历过科举考场。 他们期望我能名列前茅,却总是事与愿违,还生气地责怪考官见识短浅。 我于是跟着老人客居他乡,身无分文,口袋空空如也。 你从凤池来到太学求学,在长洲时恰好与我同处一室。 我详细回忆起东街的往事,和你说的知心话比美酒还让人陶醉。 你请我喝了上百杯酒,我拿什么来偿还呢,想为你饯行一醉却连酒都赊不来。 虽然旅途困顿,面色无光,但我想借着这股情绪抒发狂言。 自我夸耀到这个地步也够可悲的了,最后请听我为你送行的话语。 皇帝在居丧期间不临轩策试,礼部考试你定能拔得头筹,像丹桂飘香。 礼部的规则你早已熟悉,第二名除了你还有谁能担当。 报喜的牌子在前引导,你骑马匆匆而归,蓝色的官袍与萱草的苍绿相互映衬。 有二八佳人梳着宫廷样式的妆容,出身名门,家中钱财众多。 她们会爱慕你,就像爱慕坦腹东床的王羲之,手持红绸扇鼓迎接新郎。 等你高中,我会卖掉家中所有的粮食,和你畅快饮酒,找歌妓作乐。 你可别学那些浅薄的人轻视富贵,对前来祝贺的客人傲慢无礼。
关于作者
宋代陈藻

陈藻,字元洁,号乐轩,长乐(今属福建)人,侨居福清(今属福建)之横塘。屡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师事林光朝高弟林亦之,并称城山三先生,倡行伊、洛之学于东南。闭门授徒,不足自给,游食东南各地。后林亦之四十年卒(《宋元学案》卷四七附录林希逸《乐轩诗筌序》),年七十六尚在世(本集卷三《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赠迪功郎,谥文远(《宋史》卷四五)。著作由门人林希逸编为《乐轩集》八卷。清乾隆《福州府志》卷五九、光绪《福清县志》卷一三有传。 陈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轩集》为底本(其中卷一至卷三为诗),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