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梦

自从弱冠为游子,玉融丹井壶山市。 哦诗不用著工夫,已谪牂牁四千里。 柳侯未五十,罗池作刺史。 翰苑失词华,蛟龙怨泥滓。 我今四十贫无官,六合飘零到融水。 来时三宿柳城村,再拜前贤我如此。 才卑何怨嗟,且述西征始。 奔走岂吾心,跬步思桑梓。 江右湖湘抵桂林,青山争献双眸美。 青山纵好兴不生,万斛羁愁怀抱里。 夜长正好梦,征夫何早起。 合眼见故乡,开眼知行李。 交朋无恨别,亲戚常孔迩。 天明同登途,薄暮共栖止。 一更春酒熟,街头逢伯氏。 二更桑麻园,仲氏谈生理。 三更四更,平时往还人,见我早归呼我喜。 五更茅店寒,邻鸡振吾耳。 忽惊身在竹床眠,天外七闽何处是,只泪汪汪沾布被。

译文:

从二十岁起我就成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先后到过玉融、丹井、壶山这些地方。我作诗从来不用下什么功夫,却像被贬谪一样流落到了这远在四千里外的牂牁之地。 柳宗元不到五十岁,就到罗池做了刺史。他在翰林院时文采出众,如今却像蛟龙被困在泥滓之中,令人心生怨恨。 我如今四十岁了,穷困潦倒还没有一官半职,在天地间四处飘零,来到了融水。来的时候在柳城村住了三晚,我两次拜谒前贤,心情就像现在这样感慨万千。 我才能低微,有什么可抱怨叹息的呢,姑且说说这西行的经历吧。四处奔走并非我内心所愿,每走一步我都思念着家乡。 从江右、湖湘一路到桂林,沿途青山连绵,纷纷向我展现它们的美丽。可即便青山如此美好,我也提不起兴致,满心都是无尽的羁旅愁绪。 夜晚漫长正好做梦,可我这远行的人却早早起身。闭上眼睛仿佛能见到故乡,睁开眼却只看到自己的行装。 梦里和朋友分别没有遗憾,和亲戚相处十分亲近。天亮了一起踏上旅途,傍晚又一同休息。 一更天的时候,春酒酿成,我在街头碰到了大哥。二更天,我来到桑麻园,和二哥谈论着生计。三更、四更,那些平日里往来的人,看到我早早归来都高兴地呼唤我。 五更时分,茅店里透着寒意,邻家的鸡叫把我从梦中唤醒。我忽然惊醒,发现自己正睡在竹床上,不禁自问,远在天外的七闽故乡在哪里呢?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浸湿了布被。
关于作者
宋代陈藻

陈藻,字元洁,号乐轩,长乐(今属福建)人,侨居福清(今属福建)之横塘。屡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师事林光朝高弟林亦之,并称城山三先生,倡行伊、洛之学于东南。闭门授徒,不足自给,游食东南各地。后林亦之四十年卒(《宋元学案》卷四七附录林希逸《乐轩诗筌序》),年七十六尚在世(本集卷三《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赠迪功郎,谥文远(《宋史》卷四五)。著作由门人林希逸编为《乐轩集》八卷。清乾隆《福州府志》卷五九、光绪《福清县志》卷一三有传。 陈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轩集》为底本(其中卷一至卷三为诗),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