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温索诗贺令姊夫生朝

一生开读度残年,纠者劳劳与办钱。 恰似丛林充化士,历多世态得真禅。 忽教衰老亲题疏,也且低垂敢自贤。 随顺却遭开眼白,屈伸谁识草经玄。 官催租赋鞭笞急,家乏憔苏色语煎。 节序酒殽虽可废,妻孥沟壑恐将填。 不成底事空归去,别问良媒解倒悬。 乐内太深颜氏子,生朝索贺郭郎篇。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这人一辈子靠着读书来打发余下的岁月,那些忙碌的人还为他凑钱办事。 这就好像寺庙里四处化缘的僧人,历经了诸多世间百态,领悟到了真正的禅理。 忽然让年老体衰的他亲自去写求人的文书,他也只能低下头,不敢自认为贤能。 他事事随顺,却遭到了明眼人的白眼,谁又能明白他在屈伸之间有着像解读《易经》一样的智慧。 官府催缴租赋,用鞭子抽打百姓,催得很急,家里连烧火的柴草都没有,一家人脸色愁苦,言语中满是焦虑。 过节时的酒菜虽然可以不置办,但妻儿老小恐怕都要饿死填了沟壑。 办不成什么事情,只能空着手回去,只能另外去寻求好的办法来摆脱困境。 就像颜回那样过于注重内心的快乐,现在人家在生日的时候,还找刘伯温要祝贺的诗篇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陈藻

陈藻,字元洁,号乐轩,长乐(今属福建)人,侨居福清(今属福建)之横塘。屡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师事林光朝高弟林亦之,并称城山三先生,倡行伊、洛之学于东南。闭门授徒,不足自给,游食东南各地。后林亦之四十年卒(《宋元学案》卷四七附录林希逸《乐轩诗筌序》),年七十六尚在世(本集卷三《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赠迪功郎,谥文远(《宋史》卷四五)。著作由门人林希逸编为《乐轩集》八卷。清乾隆《福州府志》卷五九、光绪《福清县志》卷一三有传。 陈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轩集》为底本(其中卷一至卷三为诗),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