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陈和伯母坟嘉禾芝草甘露之祥

慕亲五十叹姚虞,况是行年六十余。 方执母丧啼若孺,虽居禫制饭犹蔬。 天存屋漏人纯孝,晓到坟头暮倚庐。 芝草嘉禾甘露应,少为嫠妇解生雏。

译文:

这首诗围绕对陈和伯母的感怀以及其坟前祥瑞之事展开,下面是翻译成的现代汉语: 我追慕双亲已经有五十年了,时常感叹自己就像姚重华(舜)、虞舜一样,对父母满怀深情,更何况如今我都已经六十多岁了。 我刚刚遭遇母亲的丧事,哭得就像个年幼的孩子一般伤心。即便已经过了服丧的祭礼期限,我吃饭依旧粗茶淡饭,保持着对母亲的哀思。 上天能看到人们在隐微之处的行为,我怀着纯粹的孝心,从清晨守在母亲的坟头,一直到傍晚才回到守丧的庐舍中休息。 因为这份孝心,坟前出现了芝草、嘉禾、甘露这些祥瑞之兆,就好像上天在回应一般。早年伯母作为寡妇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长大,她的付出也得到了这样吉祥的昭示。
关于作者
宋代陈藻

陈藻,字元洁,号乐轩,长乐(今属福建)人,侨居福清(今属福建)之横塘。屡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师事林光朝高弟林亦之,并称城山三先生,倡行伊、洛之学于东南。闭门授徒,不足自给,游食东南各地。后林亦之四十年卒(《宋元学案》卷四七附录林希逸《乐轩诗筌序》),年七十六尚在世(本集卷三《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赠迪功郎,谥文远(《宋史》卷四五)。著作由门人林希逸编为《乐轩集》八卷。清乾隆《福州府志》卷五九、光绪《福清县志》卷一三有传。 陈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轩集》为底本(其中卷一至卷三为诗),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