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高待聘

待聘先生二十六,弟子满堂修几束。 下床一面月几千,有客市廛钱别录。 为儿不诵杞菊篇,举筯欠鱼须要肉。 老夫弱冠奇一秋,飘零来问君平卜。 先生称我有隽才,满县青矜皆拭目。 一日仅能赴三饭,折简叩扉知几幅。 今夜酒移明夜醉,凌晨乞展黄昏速。 四边延我入师席,席则有余身不足。 高子行年已若干,更度四期心从欲。 月钱祗直晓点心,薪蔬尽此携儿畜。 抱书谁肯访吾门,看君有是犹沾禄。 井泉比旧百倍深,汲人绠短无麻续。 时去技精分愈穷,时来浅学难逃福。 贩商射利偶赢余,便诧巧谋能润屋。 莫待黄金当散时,舟车到处遭颠覆。

译文:

高待聘先生今年二十六岁,门下弟子众多,学生送来的干肉束脩也不少。他每天晚上讲完课,月光洒下,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也有客人在集市上做买卖,钱财另有记录。 他的孩子不诵读像《杞菊赋》那样安贫乐道的篇章,吃饭的时候要是没有鱼就吵着要肉。我二十岁那年,生活飘零,去找像君平那样的人占卜命运。 当时高先生称赞我有出众的才华,全县的学子们都对我刮目相看。那时候我一天只能吃上三顿饭,收到邀请我去讲学的书信不知有多少封。今晚在这家喝酒,明晚又在那家沉醉,清晨去讲学,感觉黄昏很快就到来。四处都邀请我去当老师,虽然有很多地方能提供席位,但我自身的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高先生如今的年纪也不小了,再过四年或许就能随心所愿。他现在每月的收入只够吃个早点,柴米蔬菜等花费就靠着这点钱来抚养孩子。如今抱着书愿意来拜访我家门的人少之又少,看看您还有这些收入,也算是能维持生活。 现在就像井泉比过去深了百倍,打水的人绳子短又没有麻来续接,很难打到水。时运不佳的时候,即便技艺精湛,生活也会越发穷困;时运到来的时候,即便学问浅薄也难以逃脱福气。那些商人偶然间获利有了盈余,就吹嘘自己的巧妙谋略能让家庭富裕。 可不要等到有了黄金该散财的时候,到那时,即便舟车到处跑,也可能遭遇颠覆,落得个不好的下场。
关于作者
宋代陈藻

陈藻,字元洁,号乐轩,长乐(今属福建)人,侨居福清(今属福建)之横塘。屡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师事林光朝高弟林亦之,并称城山三先生,倡行伊、洛之学于东南。闭门授徒,不足自给,游食东南各地。后林亦之四十年卒(《宋元学案》卷四七附录林希逸《乐轩诗筌序》),年七十六尚在世(本集卷三《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赠迪功郎,谥文远(《宋史》卷四五)。著作由门人林希逸编为《乐轩集》八卷。清乾隆《福州府志》卷五九、光绪《福清县志》卷一三有传。 陈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轩集》为底本(其中卷一至卷三为诗),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