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智叔舍人赴召

紫袍入手闰两周,黄纸除书作郡侯。 后薪莫讶还居上,巨鱼直是能吞舟。 萧何乃知天下信,鲁人祇道东家丘。 到了公评难嫉忌,远皆敬服近何尤。 器识高明官令显,羞作软媚随波流。 胆略肯因权势屈,事机果中日前筹。 鸿飞似退正仙翼,不蓍不龟心有眸。 兵形敌计何英识,胍络岂从经外䌷。 友于根自惟孝发,论语尚书政所由。 君于骨髓已先得,字是皮毛剥便投。 强收老泪且分袂,情共斯文苑囿留。

译文:

你得到紫袍已经过了两个闰年啦,如今接到朝廷的任命文书去做一郡之长。 不要惊讶后来者居上,你就像那能吞下舟船的大鱼一样有大才。 萧何深知天下的局势和人才,而鲁国那些人却只把孔子当作普通的“东家丘”(有眼不识英才)。 到最后公众的评价会是公正的,难以让人嫉妒,远方的人都会敬重佩服你,近处的人又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你器量见识高远,官位也显赫,耻于做出那种软媚之态去随波逐流。 你的胆略怎会因为权势而屈服,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你之前所谋划的那样。 你就像高飞的鸿雁,看似有所退让其实是在舒展仙翼,就像不把防止手冻裂的药方当回事一样有独特的见识和眼光。 对于军事形势和敌人的计谋你有多么英明的见解,就如同从经络中抽丝一样能把事情的关键条理清晰地把握,这哪是从经书之外胡乱琢磨出来的呢。 你对兄弟的友爱之情是从孝道的根源生发出来的,《论语》《尚书》是为政的依据。 你已经从骨髓里领会了这些经典的精髓,那些文字不过是皮毛,一旦剥开就能弃之不顾。 我强忍着老泪和你分别,我们的情谊就和这诗文一样永远留在心中。
关于作者
宋代陈藻

陈藻,字元洁,号乐轩,长乐(今属福建)人,侨居福清(今属福建)之横塘。屡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师事林光朝高弟林亦之,并称城山三先生,倡行伊、洛之学于东南。闭门授徒,不足自给,游食东南各地。后林亦之四十年卒(《宋元学案》卷四七附录林希逸《乐轩诗筌序》),年七十六尚在世(本集卷三《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赠迪功郎,谥文远(《宋史》卷四五)。著作由门人林希逸编为《乐轩集》八卷。清乾隆《福州府志》卷五九、光绪《福清县志》卷一三有传。 陈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轩集》为底本(其中卷一至卷三为诗),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