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哭石子,夜开徂徕编。 开编未及读,涕泗已涟涟。 勉尽三四章,收泪辄忻懽。 切切善恶戒,丁宁仁义言。 如闻子谈论,疑子立我前。 乃知长在世,谁谓已沉泉。 昔也人事乖,相从常苦艰。 今而每思子,开卷子在颜。 我欲贵子文,刻以金玉联。 金可烁而销,玉可碎非坚。 不若书以纸,六经皆纸传。 但当书百本,传百以为千。 或落于四夷,或藏在深山。 待彼谤燄熄,放此光芒悬。 人生一世中,长短无百年。 无穷在其后,万世在其先。 得长多几何,得短未足怜。 惟彼不可朽,名声文行然。 谗诬不须辨,亦止百年间。 百年后来者,憎爱不相缘。 公议然后出,自然见媸妍。 孔孟困一生,毁逐遭百端。 后世苟不公,至今无圣贤。 所以忠义士,恃此死不难。 当子病方革,谤辞正腾喧。 众人皆欲杀,圣主独保全。 已埋犹不信,仅免斵其棺。 此事古未有,每思辄长叹。 我欲犯众怒,为子记此冤。 下纾冥冥忿,仰叫昭昭天。 书于苍翠石,立彼崔嵬巅。 询求子世家,恨子儿女顽。 经岁不见报,有辞未能铨。 忽开子遗文,使我心已宽。 子道自能久,吾言岂须镌。
重读徂徕集
译文:
我想要为石子痛哭一场,于是在夜里打开了《徂徕集》。刚把诗集翻开,还没来得及阅读,泪水就已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强忍着悲痛勉强读了三四章,便收起眼泪,心中略感欣慰。诗集中恳切地劝诫人们分辨善恶,反复叮嘱人们践行仁义。读着这些文字,就好像听到了石子的谈论,恍惚间觉得他就站立在我的面前。由此我才明白,他仿佛一直活在世间,谁说他已经长眠于黄泉之下了呢?
往昔啊,人事总是不顺,我们相互交往常常艰难困苦。如今我每当思念起石子,打开诗集,就好像看到了他的容颜。我想让石子的文章变得珍贵,想用金玉来镌刻他的文字。可金子能够被熔化销蚀,玉石也可以被击碎,并不坚固。不如把他的文章抄写在纸上,就像儒家六经一样靠纸张流传下来。只需要抄写一百本,再由一百本传成一千本。或许这些文章会流传到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或许会被藏在深山之中。等到那些诋毁他的恶言恶语像火焰一样熄灭之后,他文章的光芒就会高高悬起,照亮世间。
人活在这世上,寿命长短超不过百年。但无穷无尽的未来还在后头,千秋万世的历史在其之前。就算活得长久又能长多少呢,活得短暂也不值得怜悯。只有那些不会腐朽的东西,比如名声、文章和德行才是永恒的。对于那些谗言诬陷不需要去辩解,因为它们也只会存在百年的时间。百年之后的后人,他们的爱憎与现在并无关联。那时公众的评价自然会出现,是美是丑一目了然。
孔子和孟子一生都很困窘,遭受了各种各样的诋毁和驱逐。如果后世的人不公正评价,到现在就不会有圣贤的称号了。所以那些忠义之士,依仗着这样的信念,即便赴死也不觉得艰难。当石子病重垂危的时候,诋毁他的言辞正甚嚣尘上。众人都叫嚷着要杀了他,幸亏圣明的君主独自保全了他。即便他已经被埋葬了,还有人不相信他真的已经去世,差点连他的棺材都被砍斫。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都未曾有过,我每次想起就忍不住长叹。
我想冒着触犯众人怒火的风险,为石子记下这桩冤屈。向下可以舒缓他在冥冥之中的愤恨,向上可以向苍天呼喊诉说。我要把这些文字刻在苍翠的石头上,立在那高耸的山巅。我去询问石子的家族情况,遗憾的是他的儿女愚钝。过了一年都没有得到回复,我有话想要写下来却无法整理成文。忽然间打开石子遗留下来的文章,我的心情一下子就宽慰了许多。石子的道义自然能够长久流传,我的话又哪里需要镌刻在石头上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