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奉寄俞二十五兄

长河秋雨多,夜插寒潮入。 岁暮孤舟迟,客心飞鸟急。 君老忘卑穷,文字或缀缉。 余生苦难阨,世险蹈已习。 离合二十年,乖睽多聚集。 常时饮酒别,今别辄饮泣。 君曰吾老矣,不觉两袖湿。 我年虽少君,白发已揖揖。 忆初京北门,送我马暂立。 自兹遭槛穽,一落谁引汲。 颠危偶脱死,藏窜甘自絷。 但令身尚在,果得手重执。 闻来喜迎前,貌改惊乍揖。 别离才几时,旧学废百十。 残章与断藁,草草各收拾。 空窗语青灯,夜雨听霵霵。 明朝解舟南,归翼纵莫戢。 还期明月饮,幸此中秋及。 酒酣弄篇章,四坐困供给。 欢言正喧哗,别意忽於邑。 日暮北亭上,浊醪聊共挹。 轻桡动翩翩,晚水明熠熠。 行心去虽迫,诀语出犹澁。 归来录君诗,卷轴多𧥄𧥄。 谁云已老矣,意气何嶪岌。 惜哉方壮时,千里足常馽。 知之莫予深,力不足呼吸。 叹吁偶成篇,聊用缀君什。

译文:

分别之后给俞二十五兄寄去此诗。 秋天的长河总是秋雨绵绵,夜晚,那寒冷的潮水仿佛直插进来。年末的时候,我乘坐的孤舟行驶得缓慢,可我这游子的心情却像飞鸟一样急切。 你年岁渐长,早已忘却了自身的卑微困窘,还时常写些文章。而我这一生苦难不断,世间的艰险我也早已习惯。 我们分别又相聚,算起来已经有二十年了,聚少离多。以前我们饮酒作别,还能比较洒脱,可如今这一别,我却忍不住落泪。你说自己已经老了,不知不觉两袖都被泪水沾湿。我虽然年纪比你小,但白发也已经纷纷扬扬了。 回忆当初在京城北门,你送我时,马都暂时停了下来。从那以后,我遭遇了重重困境,就像掉进了陷阱,也没有人来拉我一把。我在危险中偶然逃脱一死,便甘愿隐居起来。 只要人还活着,果然还是能再次握手相聚。听说你来,我欢喜地迎上前去,看到你容貌改变,惊讶地匆忙作揖。分别才没多久,过去学的东西荒废了不少。我把残章断稿,都匆匆收拾起来。 我们在空窗前对着青灯交谈,听着夜雨淅淅沥沥的声音。明天我就要乘船南下,像归鸟一样,即便想停下也不能了。期待我们能在中秋明月下再次饮酒,幸好还赶得上这个中秋佳节。 喝酒喝到畅快时,我们吟诗作赋,让在座的人都应接不暇。正欢声笑语、热闹喧哗的时候,离别的愁绪忽然涌上心头。 傍晚时分,在北亭之上,我们姑且一起喝着浊酒。船桨轻轻划动,小船轻快地前行,傍晚的水面波光粼粼。我虽然着急着要离去,但临别时的话语却哽咽难出。 回来后我把你的诗抄录下来,诗稿满满当当。谁说你已经老了呢,你的意气依然如此豪迈。可惜你正当壮年的时候,才能却总是被束缚。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你,可我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帮你。 我感叹着偶然写成这首诗,姑且用来和你的诗作相呼应。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