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阅古堂

兵闲四十年,士不识金革。 水旱数千里,民流谁垦辟。 公初来视之,嘻此乃予责。 将法多益办,万千由十百。 整齐谈笑间,进退有寸尺。 曰此易为耳,在吾绳与墨。 天成而地出,古所重民食。 贮储非一朝,人命在旦夕。 惟兹将奈何,敢不竭吾力。 木牛尚可运,玉罄犹走籴。 因难乃见材,不止将有得。 公言初未信,终岁考成绩。 骄墯识恩威,讴吟起羸瘠。 貔貅著行伍,仓廪饱堆积。 文章娱闲暇,传记寻往昔。 英英文与武,粲粲图四壁。 酒令列诸将,谈锋摧辩客。 周旋顾视间,是不为无益。 循吏一州守,将军万夫敌。 于公岂止然,事业本夔稷。 富寿及黎庶,威名慑夷狄。 当归庙堂上,有位久虚席。 大匠不挥斧,众工随指画。 众容任群材,文武各以职。

译文:

宋朝已经太平四十年了,士兵们都不认识兵器甲胄了,对打仗之事十分陌生。数千里的地方遭遇水旱灾害,百姓流离失所,又有谁来开垦荒地呢? 韩公刚到这里任职时,看到这般景象,不由得感叹:“这是我的责任啊!”治军的方法是越细致越能把事情办好,万千这样庞大的数目也是由十百累积起来的。韩公在谈笑之间就把军队整治得整齐有序,士兵们的进退都有精确的尺度。他说:“这很容易做到,关键在于我有规矩和准则。” 粮食就像天地自然生成产出的宝物,自古以来,百姓的食物就被看得非常重要。储备粮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它却关乎着百姓的生死。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我怎敢不竭尽自己的力量呢?即便是像古代的木牛流马那样运输粮食的办法也可以采用,就算路途遥远也要像用玉磬那样不惜代价去购买粮食。 往往在困难的时候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才能,这可不只是在军事上会有所收获。一开始,人们并不相信韩公所说的话,但到了年终考核成绩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成果。那些骄横懒惰的人见识到了韩公的恩威并施,原本瘦弱困苦、只能唉声叹气的百姓也开始欢歌笑语。勇猛的士兵们整齐地排列在队伍中,仓库里的粮食堆积如山。 在闲暇的时候,韩公喜欢撰写文章,还会探寻历史传记中的故事。他的文才和武略都十分出众,堂壁上光彩夺目地挂满了他的文治武功的图画。宴会上,他向诸位将领行酒令,谈论起来言辞犀利,能挫败善辩的客人。他在日常的交际和处事中,所做的这些事情并非没有益处。 他作为一州的太守,有循吏的风范;作为将领,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对于韩公来说,他可不止如此,他的志向和事业堪比上古的贤臣夔和稷。他让百姓富裕长寿,威名震慑了夷狄。他应该回到朝廷中去,朝廷里有重要的职位一直空着等待他。就像技艺高超的大工匠不用亲自挥斧,只需要指挥,众多的工匠就能依照指示把事情做好。他能容纳各种人才,让文官武将都能各尽其职。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