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

庐山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巀然屹立乎长江。 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里兮,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 云消风止水镜浄,泊舟登岸而远望兮。 上摩青苍以晻霭,下压后土之鸿厖。 试往造乎间兮,攀缘石凳窥空谾。 千岩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 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雪洒石矼。 仙翁释子亦往往而逢兮,吾尝恶其学幻而言哤。 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 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风吹露湿香涧谷,时有白鹤飞来双。 幽寻远去不可极,便欲绝世遗纷痝。 羡君买田筑室老其下,插秧盈畴兮酿酒盈缸。 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 君怀磊砢有至宝,世俗不辨珉与玒。 策名为吏二十载,青衫白首困一邦。 宠荣声利不可以苟屈兮,自非青云白石有深趣,其气兀硉何由降。 丈夫壮节似君少,嗟我欲说安得巨笔如长杠。

译文:

庐山啊,高峻雄伟,有几千仞呢,它的根基盘踞方圆几百里,巍峨地挺立在长江边上。 长江从西边奔腾而来,在庐山脚下流淌,这里就是扬澜和左里,那汹涌的洪涛巨浪,日夜不停地相互撞击。 当云消风停,江水如同镜子般平静,我停下船登上岸远远眺望。 庐山向上触碰着青天,山间云雾缭绕;向下压制着广袤厚实的大地。 我试着前往庐山深处,沿着石凳攀爬,窥视那幽深的山谷。 千万座山峰、无数道沟壑间,松桧的枝叶沙沙作响,悬崖上的巨石间,飞瀑潺潺流淌。 那流水声嘈杂喧闹,搅乱人的耳朵,即便在六月天,也仿佛有飞雪洒落在石桥上。 我时常能遇到仙翁和僧人,我向来厌恶他们学的虚妄之术和那些荒诞之言。 只看见红色的云霞与翠绿的山壁,远近相互映衬着楼阁,清晨的钟声和傍晚的鼓声回荡,缥缈的烟雾中,幡幢若隐若现。 那些不知名的幽花野草,在风的吹拂和露水的滋润下,使山涧和山谷都弥漫着香气,时不时有一对白鹤飞来。 我深入探寻,越走越远,仿佛没有尽头,真想就此与世隔绝,抛开一切纷扰。 真羡慕你购置田地、建造房屋,打算在庐山脚下养老,田里插满了秧苗,缸里酿满了美酒。 你可以让那山间浮动的雾气、秀丽的山色以千万种姿态,随时映入你的轩窗。 你心怀不凡的才华,就像拥有稀世珍宝,可世俗之人却分不清美石和玉石。 你为官二十载,从身着青衫的年轻小吏到头发花白,依旧在一个地方困顿不得志。 你不会为了荣华富贵、名声利益而苟且屈服,如果不是对青山白石有着深厚的志趣,你的傲岸之气又怎会如此深沉。 像你这样有壮志气节的大丈夫实在少见,唉,我想赞颂你,可惜哪里能有像长杠一样的巨笔啊。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