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车图

浅山嶙嶙,乱石矗矗,山石硗聱车碌碌。 山势盘斜随涧谷,侧辙倾辕如欲覆。 出乎两崖之隘口,忽见百里之平陆。 坡长坂峻牛力疲,天寒日暮人心速。 杨襃忍饥官太学,得钱买此才盈幅。 爱其树老石硬,山回路转。 高下曲直,横斜隐见。 妍媸向背各有态,远近分毫皆可辨。 自言昔有数家笔,画古传多名姓失。 后来见者知谓谁,乞诗梅老聊称述。 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乃知杨生真好奇,此画此诗兼有之。 乐能自足乃为富,岂必金玉名高赀。 朝看画,暮读诗,杨生得此可不饥。

译文:

那浅山奇形怪状、高低不平,乱石块块耸立,山路崎岖难行,车轮在上面艰难地滚动着。 山势盘绕曲折,顺着山间的溪谷蜿蜒伸展,车子的车辙倾斜,车辕歪倒,好像马上就要翻覆一样。 车子好不容易驶出了两座山崖间狭窄的隘口,忽然眼前出现了百里平坦的陆地。 长长的山坡又陡又高,拉车的牛已经精疲力尽,天色渐晚,天气寒冷,赶路的人心里却盼着快点到达目的地。 杨襃在太学任职,忍受着饥饿的困扰,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只买了这幅小小的画。 他喜爱这幅画中树木苍劲古老,石头坚硬奇特,山峦回环,道路曲折。 画面上高低起伏、曲直变化,线条横斜交错,景物时隐时现。 美丑、正反各有不同的姿态,远近距离的细微差别都能清晰分辨。 杨襃说以前有好几位画家画过类似题材,画作年代久远流传下来,画家的姓名却都失传了。 后来看到这幅画的人也不知道是谁画的,他就请梅尧臣老先生作诗来描述这幅画。 古代的绘画注重表达意境而不拘泥于外形,梅尧臣的诗吟咏事物能把其中的情状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能够领会画作和诗歌中忘形得意之妙的人很少,倒不如看到诗就如同看到了画。 由此可知杨生真是个充满好奇心的人,既拥有这幅好画,又得到了咏画的好诗。 能够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才是真正的富有,何必一定要拥有金玉财宝、拥有高贵的名声和巨额的财富呢。 杨生早上欣赏画,晚上诵读诗,有了这些,大概都不会觉得饥饿了。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