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生南归

自我得曾子,于兹二十年。 今又得吴生,既得喜且叹。 古士不并出,百年犹比肩。 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 吴生初自疑,所拟岂其伦。 我始见曾子,文章初亦然。 昆仑倾黄河,渺漫盈百川。 决疏以道之,渐敛收横澜。 东溟知所归,识路到不难。 吴生始见我,袖藏新文篇。 忽从布褐中,百宝写我前。 明珠杂玑贝,磊砢或不圆。 问生久怀此,奈何初无闻。 吴生不自隐,欲吐羞俛颜。 少也不自重,不为乡人怜。 中虽知自悔,学问苦贱贫。 自谓久而信,力行困弥坚。 今来决疑惑,幸冀蒙洗湔。 我笑谓吴生,尔其听我言。 世所谓君子,何异于众人。 众人为不善,积微成灭身。 君子能自知,改过不逡巡。 惟于斯二者,愚智遂以分。 颜回不贰过,后世称其仁。 孔子过而更,日月披浮云。 子路初来时,鸡冠佩豭豚。 斩蛟射白额,后卒为名臣。 子既悔其往,人谁御其新。 丑夫祀上帝,孟子岂不云。 临行赠此言,庶可以书绅。

译文:

自从我结识了曾子,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如今又结识了吴生,得到这样的人才,我既欣喜又感慨。古代贤士不会同时涌现,但相隔百年的贤士其才德却仿佛并肩而立。小小的江西之地,却产出了那么多的贤才。 吴生起初很是自谦,觉得自己不能和那些贤才相提并论。我当初见到曾子的时候,他的文章也是起初平平。就像昆仑山倾泻下黄河之水,浩渺弥漫,充斥着众多河流。需要对其进行疏导,逐渐收敛那肆意横流的波澜。这样就能知道它最终会流向东海,找到正确的道路其实并不难。 吴生初次来见我时,袖子里藏着新写的文章。突然从他那粗布衣服里,像有无数珍宝展现在我面前。文章里就像明珠混杂着小贝壳,虽然光彩夺目但有的还不够圆润。我问他,怀揣这样的才华很久了,为何之前没什么名声。 吴生没有隐瞒,想要倾诉却又羞于低头。他说年少时不懂得自重,不被乡里人怜爱。后来虽然内心知道后悔,却苦于贫贱无法专心学问。他自己认为只要坚持久了就能获得认可,越是艰难越要努力践行。如今前来就是为了解决心中疑惑,希望能得到指点和教诲。 我笑着对吴生说,你且听我讲。世人所说的君子,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呢?普通人做坏事,小错积累起来最终会导致自身毁灭。而君子能够自我察觉,改正过错毫不犹豫。就从这两点,就能区分出愚笨和聪明。颜回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后世都称赞他有仁德。孔子犯了过错能及时改正,就像太阳和月亮拨开了浮云。子路刚来时,头上戴得像鸡冠,身上佩着公猪饰品,一副凶蛮模样,还能斩杀蛟龙、射杀老虎,后来最终成为了名臣。你既然已经对过去的行为感到后悔,谁又能阻挡你重新开始呢?就像貌丑的人也能祭祀上帝,孟子不是也说过这样的道理吗。 在你临行前送你这番话,希望你可以把它记在衣带上时刻提醒自己。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