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梅圣俞大雨见寄

夕云若颓山,夜雨如决渠。 俄然见青天,燄燄升蟾蜍。 倏忽阴气生,四面如吹嘘。 狂雷走昏黑,惊电照夔魖。 搜寻起龙蛰,下击墓与墟。 雷声每轩轰,雨势随疾徐。 初若浩莫止,俄收閴无余。 但挂千丈虹,紫翠横空虚。 顷刻百变态,晦明谁卷舒。 岂知下土人,水潦没襟裾。 扰扰泥淖中,无异鸭与猪。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 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 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 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 墙壁豁四达,幸家无贮储。 虾蟇鸣灶下,老妇但欷歔。 九门绝来薪,朝爨欲毁车。 压溺委性命,焉能顾图书。 乃知生尧时,未免忧为鱼。 梅子犹念我,寄声忧我居。 慰我以新篇,琅琅比琼琚。 官闲行能薄,补益愧空疎。 岁月行晚矣,江湖盍归欤。 吾居传邮尔,此计岂踌躇。

译文:

傍晚时分,那云朵堆积如山,仿佛就要崩塌下来;夜里的雨倾盆而下,好似水渠决堤一般。转眼间,雨停云散,青天显现,皎洁的月亮如同火焰般升起。 可很快,阴气又开始弥漫,四周就像有人在用力吹气一样。昏黑的天空中,狂雷滚滚而过,耀眼的闪电照亮了那些魑魅魍魉。雷声惊醒了蛰伏的蛟龙,雷电向下轰击着坟墓和废墟。雷声轰鸣,雨势也时大时小。起初,雨好像无穷无尽,浩浩荡荡没有停止的迹象;转眼间,雨又戛然而止,一点都不剩了。 此时,天空中只挂着一道千丈长的彩虹,紫翠的色彩横在虚空之中。短短时间内,天气变化万千,一会儿昏暗一会儿明亮,就像有人在随意收卷和舒展一样。 可谁能知道,地面上的人们正遭受着水灾的困扰。积水没过了人们的衣襟和裙摆,大家在泥泞中忙乱不堪,和鸭猪没什么两样。 唉,我来到京城之后,连个遮风挡雨的破房子都没有。只能在偏僻的坊巷里租了一间古老的屋子,又低矮又简陋,和普通的里巷人家混在一起。邻居家的积水涌入沟渠,街道上的水流满了庭院。出门吧,眼前是一片汪洋,让人发愁;关上门吧,又担心屋子会被水淹没。墙壁四处开裂,幸好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储存。灶台下有蛤蟆在叫,老妇人只能叹息流泪。 京城的九个城门都没有柴薪运进来,早上做饭的时候甚至都想把车拆了当柴烧。人们随时都可能被水淹死,哪里还顾得上那些图书呢。由此可知,就算生活在尧帝那样的太平盛世,也难免会有被水淹没的担忧。 梅子还挂念着我,寄来书信表达对我住所情况的担忧。用新写的诗篇安慰我,那诗句朗朗上口,就像美玉一样珍贵。 我官职清闲,才能浅薄,惭愧自己对国家没有什么补益。时光渐渐流逝,年纪也大了,是不是该归隐江湖了呢。我现在住的地方就像驿站一样,对于归隐的打算,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