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图

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 空蒙大荒中,杳霭群山会。 炎海积歊蒸,阴幽异明晦。 奔趋各异种,倏忽俄万态。 群伦固殊禀,至理宁一槩。 骇者自云惊,生兮孰知怪。 未能识造化,但尔披图绘。 不有万物殊,岂知方舆大。

译文:

夏朝的鼎上刻绘着九州的形象,《山海经》里也留存着相关记载。 在那迷茫空旷的荒远之地,云雾缭绕间,众多山峦汇聚在一起。 炎热的大海上积聚着闷热的水汽,阴暗幽深之处与明亮之处截然不同。 各种不同的生物奔走往来,种类各不相同,转眼间就呈现出万千姿态。 世间万物本来就有着不同的禀赋,那高深的道理怎么能一概而论呢? 感到惊骇的人自然会说自己被吓到了,可又有谁真正了解生命诞生中的怪异之事呢? 我还不能认识到大自然的创造化育之妙,只能仅仅是展开这图卷来观看。 如果没有万物的千差万别,又怎么能知道大地是如此的广阔呢。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