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吟

有手须把酒,有口须吟诗。 更留未老脚,上山当及时。 我生除此百不爱,尽著余年了三债。 一岁纵教醉百回,三日始一眉头开。 百年藉使吟万首,十日得三果何有。 足健且长闲,当能遍岩薮。 君不见王逸少,誓墓不出穷名山。 谓宜以乐终,不愿缚足名宦间。 又不见陶渊明,快饮不负头上巾。 嗤笑鲁中叟,弥缝阙失成灰尘。 又不见杜少陵,作诗饥冻犹忘愁。 未得惊人句,自言到死不肯休。 人生三物间,所愿常周流。 此身已复专林壑,赋诗饮酒须行乐。

译文:

有手就该端起酒杯饮酒,有口就应放声吟诵诗篇。还要趁着腿脚还没老去,赶紧到山上去游历一番。 我这一生除了这三样事别的都不喜爱,就用剩下的时光来偿还这三种“债”。就算一年醉上一百回,三天才能有一天心情舒畅,那也值得。就算一辈子写一万首诗,十天才能写出三首,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腿脚还强健,又有闲暇时间,就能够走遍山林湖泽。 你看那王羲之,发誓不再出仕,一心去探寻名山大川。他觉得应该在快乐中度过一生,不愿被官场名利束缚住双脚。再看那陶渊明,畅快饮酒,不辜负头上的头巾。他嗤笑那些鲁地的迂腐儒生,费尽心思弥补过失,最后却如灰尘般毫无价值。还有那杜甫,即便饥寒交迫、冻饿难耐,作诗时也能忘却忧愁。他要是没写出惊人的诗句,就说自己到死都不会罢休。 人生就在这饮酒、吟诗、游山这三件事之间,我只希望能常常在这三者间流转。我如今已经归隐山林,专心于这林泉沟壑之间,赋诗饮酒,就该及时行乐啊。
关于作者
宋代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