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岂庵饷澄粉圆子

老蚌尝闻生合浦,射彩飞芒互吞吐。 都缘昼夜两跳丸,萦绕须弥照寰宇。 金鸦远逐银蟾蜍,传孕亿万皆成珠。 荒寒海际人罕见,第取服用充珍娱。 吾宗皎皎青云器,神餐玉方曾屡试。 细淘琼粉滴成泥,幻出匀圆乃无异。 开奁惊睨未敢倾,蔗霜作伴眼为明。 始知可助非时供,𫗠𫗮糜糗难争衡。 当年魏珠径寸照乘日,不闻堪鬻资人食。 汉臯所遇若鸡卵,解赠未竟佩亦失。 寒宵书窗黄叶鸣,焉有李白力士铛。 敲冰然竹唤沙釜,未喜蟹目先蝇声。 须臾汤沸投香颗,一颗光浮腻仍伙。 绝胜车载薏苡归,误与文犀遭谮祸。 但闻颇劳纤指功,慰饕塞馋那可穷。 从今休遣长须送,我自煨芋听松风。

译文:

我曾听闻合浦那个地方的老蚌能够孕育珍珠,珍珠散发着五彩光芒,光芒相互吞吐闪烁。这一切都是因为太阳和月亮这两颗昼夜交替的“跳丸”,它们的光辉萦绕着须弥山,照亮了整个世界。 太阳追逐着月亮,在这过程中仿佛孕育出了亿万颗珍珠。不过在那荒寒的海边,珍珠这样的景象很少有人能见到,人们只是取用珍珠来满足自己对珍宝的喜爱和娱乐需求。 我的这位宗人啊,是高洁出众、前途光明之人,他曾多次尝试神奇的餐玉之方。他精心地淘洗着如玉般的澄粉,把它滴成泥状,然后幻变出均匀圆润的圆子,和珍珠竟毫无差异。 我打开盒子,惊讶地看着这些圆子,都不敢轻易倒出来。搭配上甘蔗制成的糖霜,这景象让我的眼睛都亮了起来。这时我才知道,这圆子能够作为非时令的美食来供应,像𫗠𫗮、糜糗这样的食物都难以和它相抗衡。 当年魏国的直径一寸能照亮车辆的宝珠,可没听说过它能拿来卖钱供人食用。汉臯那个地方遇到的像鸡卵一样的珠子,送人还没送完,连佩饰都弄丢了。 寒冷的夜晚,书房窗外黄叶沙沙作响,哪里会有李白那样让力士捧铛煮物的待遇呢。我敲碎冰块,点燃竹子,呼唤来沙锅煮水,水还没泛起蟹眼般的小水泡,就先发出了像苍蝇嗡嗡叫的声音。 不一会儿水沸腾了,我把这散发着香气的圆子投入锅中,一颗圆子漂浮起来,上面还带着很多细腻的浮沫。这可比当年马援车载薏苡回乡好多了,马援还因为被误认成文犀而遭受诬陷灾祸。 我只听说做这圆子颇费了不少纤纤玉指的功夫,它能满足我的口腹之欲,让人解馋的作用真是无穷无尽。从今以后啊,就别再让仆人送来了,我自己在松风的吹拂下煨芋吃就好啦。
关于作者
宋代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