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西投赠长句走笔次韵奉酬

作诗我恨无新功,良田所积未始丰。 君侯何事有此癖,判却不费平生穷。 容台故人作书至,百篇古体缄幐中。 剪裁云雾闲孔翠,此尚人力亏天工。 请君直道当下语,莫拟世俗纷华虫。 古人规绳亦谢去,岂不自已光圆融。 大千沙界大千海,置之足上升天宫。 到头只是旧时我,不妨自就声律笼。 若能言下便领得,老夫衣钵当传公。

译文:

我一直懊恼自己作诗没有新的成就,就好像肥沃的田地却没有丰厚的收获。 您啊,不知为何对作诗有这般癖好,就算为此耗尽一生也在所不惜。 礼部的老朋友写信过来,信里还装着百篇古体诗。 这些诗就像裁剪云雾,展现出孔雀般绚丽的文采,但这还只是人力所为,缺少自然天成的妙处。 请您直截了当地说出当下的真实感悟,别去模仿世俗那些追逐浮华的人。 古人的规矩和约束也可以抛开,这样难道不会让自己的诗作更加圆润融通、光彩照人吗? 大千世界就如同无数的沙粒和大海,把自己的诗作放置其中,就如同踏上台阶能升入天宫一般(达到很高的境界)。 但说到底,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也不妨在声律的框架内创作。 要是您能在言语之间领悟到这些道理,我的作诗衣钵就可以传给您啦。
关于作者
宋代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