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叔祖阁学暑中过清寒堂韵

人材抡选何时停,高者栋负卑薪蒸。 我家忠烈定社稷,任大岂但惩与膺。 不毛夏渡泸潍水,裂面夜踏滹沱冰。 强敌坐致九顿首,和议姑随三折肱。 至今耆旧话曩昔,白发相对搔鬅鬙。 堂堂传业翁克绍,中宸委寄恩重仍。 禁林延阁望隆积,边琐辅镇才优胜。 知闲未数持烛照,神专端与承蜩凝。 会堂风云趣健步,人则父子功侪朋。 从容中的仰文翰,仁者如射弓须弸。 为山簷外六月冷,兴到不忍无诗登。 袖归镃得正法眼,此事肯许参禅僧。

译文:

这首诗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以下是较为通顺的现代汉语译文: 人才的选拔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优秀的人就像能担当大梁的木材,低劣的人只能当作柴草。我家祖辈忠烈,安定了国家社稷,肩负的责任重大,哪里只是简单的惩戒与担当。 就像当年诸葛亮夏天渡泸水去平定不毛之地,汉光武帝刘秀的军队夜晚踏过滹沱河上裂开的坚冰。让强大的敌人多次低头臣服,和议之事就如同多次折臂才学会医术一样,是经历了诸多艰难才达成的。 到如今,老人们说起过去的事情,白发苍苍的他们相对而坐,无奈地挠着蓬乱的头发。 您堂堂正正传承家族的事业,朝廷对您寄予了深厚的恩情。您在翰林院、秘阁威望极高,在边疆或内地担任重要职务时才能出众。 您懂得悠闲自在,无需手持蜡烛去照亮什么,精神专注就像那承蜩的老人一样凝神。 在会堂中,您如风云般行动迅速,您和您的父亲都建立了堪比朋友的卓越功勋。 您从容地写出优秀的文章,令人敬仰,就像仁者射箭,弓要拉满才能射中目标。 在这会堂屋檐外,六月天也透着清冷,兴致来了,忍不住要写诗记录。 我将您的诗作藏于袖中带回,得到了您高深的见解,这等境界,岂是那些参禅的僧人所能比拟的。
关于作者
宋代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