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小巾车,形模似竹舆。 双轮毡裹去,三壁帽开舒。 僮矮行携砚,鬟娇坐奉书。 岢峩回径处,𫐆{车录}度桥初。 鹤引青莎软,鶑看翠柳疎。 袖炉香正喷,背榼酒多储。 过爱凉轩敞,停因燕馆虚。 直须教画看,全似出尘居。 缓驾终调鹿,忙牵莫命馿。 只缘心荡荡,自到境如如。 剩有真堪写,时无愤可摅。 尚慙销粟帛,何事免缲锄。 命驷邀朋客,笼鹅谢里闾。 屏星前日梦,不枉赋归欤。
巾车
译文:
听说有一种小巾车,它的样子就跟竹舆差不多。
它的两个轮子包裹着毡子,可以平稳地前行,车子三面像帽子一样敞开着。
矮小的僮仆在旁边走着,手里还携带着砚台;娇俏的丫鬟坐在车上,恭敬地捧着书。
当车子行走在曲折高耸的小径时,刚开始过桥还发出“𫐆{车录}”的声响。
车子前行,仙鹤在柔软的青莎草间引领着方向,黄莺在稀疏的翠柳间欢唱。
袖炉里正喷吐着袅袅香烟,背上的酒壶中储存着许多美酒。
我太喜爱那清凉轩的开阔敞亮,还因为燕馆的清幽而停下了脚步。
真应该让人把这场景画下来,这简直就像是超脱尘世的居所。
要是慢悠悠地驾车,最终或许能调驯麋鹿;要是急急忙忙地赶路,可别去使唤驴子。
只因为内心坦坦荡荡,所以到了这地方,心境就格外平和自在。
这里有太多值得描绘的美景,而且我当下也没有什么愤懑需要抒发。
可我还是惭愧消耗着粮食和布帛,却不做什么像耕田锄地这样的劳作之事。
我驾着车邀请朋友前来,像王羲之那样以书法换鹅,谢绝乡里人的应酬。
以前做过像“屏星”那样(可能是仕途相关)的梦,如今看来,归隐田园、写这篇《归欤》之赋也不算枉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