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百无能,唯工说山水。 洞霄天一柱,真仙昔居止。 苍崖入九锁,修涧清彻底。 层林仰首看,冷雾随步起。 饶君俗到骨,至此换却髓。 一亭巧当门,乃是压涧尾。 便教宝玉做,思之未为侈。 道人喜客来,先引玩清泚。 源头放泉出,猛喷深壑里。 顷刻百万丈,宁论尺与咫。 冰涛卷雷鼓,滂湃力未已。 天然句满眼,润色谢东里。 拟议及思惟,望风当披靡。 回观翠蛟语,舞字最不死。 两诗故自妙,似觉泉在凡。 正须吾三人,作意共整理。 要令石点头,滔滔那解此。
大涤洞留题
译文:
我这一生什么本事都没有,唯独擅长描述山水之美。
洞霄宫就像天空中的一根支柱,从前是真正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那青色的山崖进入重重关锁般的境地,修长的山涧清澈见底。
抬头仰望层层树林,清冷的雾气随着脚步升腾而起。
就算你俗气到了骨子里,到了这里也会换了骨髓变得超凡脱俗。
有一座精巧的亭子正对着洞口,它恰好位于山涧的尽头。
就算用宝玉来建造这座亭子,想来也不算过分奢侈。
道观里的道士喜欢有客人来访,先带着我去欣赏清澈的水流。
从源头放出泉水,泉水猛烈地喷向深深的沟壑之中。
瞬间泉水能奔涌百万丈之远,哪里还能以尺和咫这样短小的长度来衡量。
如冰般的波涛翻卷,好似擂响了雷声般的大鼓,汹涌澎湃的势头一刻也不停歇。
满眼都是天然成趣的景致,能吟出绝妙诗句,可惜无法请郑国的子产那样的人来润色。
若想构思描绘这景色,在这美景面前都会显得无力。
回头再看前人描写翠蛟亭的诗句,其中“舞”字最有生气。
那两首诗固然精妙,但似乎笔下的泉水还是平凡了些。
正需要我们三个人,用心一起去创作诗篇。
要写出能让石头都点头称赞的诗句,那些泛泛之谈哪里能理解这其中的奥妙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