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明守黄子由尚书赴召

灯火笙歌别海壖,诏书归觐九重天。 已将清浄安齐国,不使声名减颍川。 题品人才看赞赞,扶持皇极在平平。 文星旧与文昌亚,今贯三台更炳然。

译文:

在海边,灯火辉煌、笙歌悠扬,我们在此送别您。这时朝廷的诏书下达,召您回京城去觐见天子。 您在明州任职时,用清正廉洁、无为而治的理念让这一方土地安定太平,就如同西汉时的贤相曹参治理齐国一样。您的声名和政绩,完全不逊色于西汉时以贤能著称、治理颍川卓有成效的黄霸。 您善于品评人才,能精准地识别和举荐贤才,在朝堂之上,您将凭借着公正平和的态度去扶持国家的根本,让朝廷的各项事务都能平稳有序地进行。 您本就是如同文星一般的人物,过去的才华和声望就仅次于文昌星(指代在文化、学术等方面有卓越地位的人)。如今您得到朝廷的征召,进入权力中枢,就像星辰贯穿三台星宿一样,将会更加光彩照人,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