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孙应时 与赵伯藏信叟游天衣寺 与赵伯藏信叟游天衣寺 4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孙应时 渺渺湖风引桂舟,竹舆沙径晚山稠。 千峰影底鸣双涧,三伏日中含九秋。 邂逅襟期俱洒落,等闲归计少迟留。 何时更约云门路,踏破青鞋布袜休。 译文: 在那浩渺的湖面上,轻柔的湖风牵引着我们乘坐的桂木小舟前行。待到天色渐晚,我们改乘竹轿,沿着沙径漫步在山峦密集的地方。 周围是连绵的千座山峰,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山间两条山涧潺潺流淌,发出清脆的声响。即便此时正值三伏天,酷热难耐,但这里却有着如深秋般的凉爽。 我和赵伯藏、信叟偶然相遇,彼此胸怀磊落、志趣相投,相谈甚欢。原本简单的出行计划,因为这愉快的相处而让我们都愿意多停留一会儿。 真希望能有机会再次相约,踏上通往云门的道路,就算把青鞋布袜都走破了也在所不惜。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