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赵生师白见寄 其一

休论吾昔与吾今,窗下婆娑有学林。 会意书非求甚解,无弦琴岂要知音。 是中截断谈天口,何处寻来立雪心。 永日春风鶑百啭,幽人踵息正深深。

译文:

别再去谈论我过去如何、现在又怎样啦,我在窗下悠然自在,周围是充满学问的书林。 我读书只追求领会其中的意趣,并非一定要深刻透彻地理解;就像陶渊明那无弦之琴,哪里是为了求得知音来欣赏呢。 在这学问的境界里,要截断那些夸夸其谈、卖弄口舌的做法;可到哪里去寻得像杨时那样立雪程门的求学之心呢。 漫长的日子里,春风轻拂,黄莺婉转啼鸣,而我这个隐居之人,正深深地进入一种宁静、恬淡的状态,就像在缓慢而深沉地呼吸,沉浸在这闲适的氛围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