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墅

俗子有钱村亦乐,秋田米熟歌牛角。 三家村墅无官方,夜半呼卢笑声谑。 寻思我辈不如君,平生读书徒苦辛。 遭时丧乱未得志,长策短藁无由伸。 不如卖剑买牛去,也学此翁村里住。 只愁夜半月明时,得意无人和诗句。

译文:

在这世间,那些没什么高雅情趣的俗人,只要有了钱,即便住在乡村也能过得快乐逍遥。到了秋天,田里的稻谷成熟了,放牛的人把欢快的歌声系在牛角上,一路唱着,满心欢喜。 在这小小的三家村舍里,没有官府的管束与纷扰,到了半夜,村民们聚在一起玩着“呼卢”的博戏,爽朗的笑声在夜里回荡。 我想来想去,觉得我们这些读书人还不如这些村民呢。我们一生埋头苦读,却只是白白地吃了许多苦头。生逢这战乱的年代,我们的志向根本无法实现,那些治理国家的良策、写好的文章也没有机会得到施展。 唉,还不如把剑卖了去买头牛,像这些老翁一样住在村里算了。可我又发愁,在那夜深人静、明月高悬的时候,我要是诗兴大发有了得意的诗句,却没有能和我一起吟诗唱和的人啊。
关于作者
宋代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