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送别赵使君

白衫紫领休沾襟,听我一曲截镫吟。 使君五马新凿蹄,大江横前气骎骎。 问知淮民何所恋,年来家有生牦犬。 同州杂鞭且未下,山阴大钱聊可选。 门阑书生守遗经,二年作吏劳丁宁。 即日遂良须尽白,平生阮籍眼偏青。 君行奏书踏龙尾,好为人间种桃李。 鱼竿冷宦不足言,有一负公如此水。

译文:

穿着白衫紫领的人们啊,别再泪湿衣襟了,且听我来唱一曲挽留贤官的《截镫吟》。 您骑着新钉了马蹄铁的五马高车,面对横在眼前的大江,意气风发、勇往直前。 我打听得知淮地百姓为何如此眷恋您,原来是这些年家中安稳,如同养着温顺的牦牛犬一样生活太平。在您的治理下,同州那样的繁重杂役还未加在百姓身上,百姓们还能像山阴百姓选大钱一样,生活稍有宽裕。 您门下那些书生秉持着古代经典学问,您任职这两年对他们辛勤教导、恳切叮嘱。很快您就会像褚遂良那样为国事操劳而头发变白,可您也如阮籍一般,对贤才总是青眼相待。 您这一去,要去朝堂上奏书言事,希望您能像在地方一样,为人间培养更多的贤才。 我这如拿着鱼竿般清冷的小官也没什么可说的,只是这江水见证,百姓们是如此地辜负您的厚爱(这里“负公”有反语意味,实则表达百姓不舍)。
关于作者
宋代敖陶孙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昆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历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为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为底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