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旦

人生富贵多繁华,每遇诞日张绮罗。 高堂宾从拥朱紫,金尊捧欢倾流霞。 青春未暮神仙醉,舞腰回雪皓齿歌。 难逢乐事买欢笑,千金不惜如泥沙。 贫家相去一何远,自叹居里非鸣珂。 平时只甘陋巷味,啜菽饮水之日多。 不知今朝是生旦,东邻旋问酒可赊。 烹鲜击肥非不愿,一室悬磬将如何。 阿爹从容呼儿语,我有至乐非由他。 立身亦足显父母,声名不必登高科。 颜色苟能奉亲欢,悦口不存旨与嘉。 满堂虽无金玉富,六籍诸子幸满家。 日率儿曹勤诵读,行慕颜闵心孔轲。 但得门庭无外事,竹林足以长婆娑。 子顺亲慈有余乐,自然福至由家和。 篱边晚菊知人意,岁岁来荐黄金花。

译文:

在这世上,富贵人家的生活大多是繁华热闹的。每到家里长辈过生日的时候,就会张挂起华丽的丝绸织物来装点场面。 宽敞明亮的厅堂里,宾客们身着朱紫官服,簇拥在寿星身旁。大家手持金色的酒杯,尽情畅饮着美酒,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屋子。那些年轻的歌女和舞姬,仿佛神仙一般,在这欢乐的氛围中沉醉。舞女们扭动着纤细的腰肢,如同雪花般轻盈回旋;歌女们露出洁白的牙齿,欢快地歌唱。对于富贵人家来说,遇到这样难得的乐事,花钱买欢笑根本不在乎,就好像把千金当作泥沙一样随意挥洒。 而贫寒人家的情况可就和这相差太远了。自己不禁感叹,所居住的地方不像那些富贵人家所在的繁华之地。平日里,一家人只习惯了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过着简单清苦的日子,吃豆子、喝清水这样的生活是常态。 连自己都不知道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还是东邻的人过来,顺便问能不能去赊点酒来庆祝。其实啊,谁不想在生日的时候杀鱼宰羊,好好地吃一顿丰盛的大餐呢?可是家里穷得什么都没有,就像挂着的石磬一样空空荡荡,又能怎么办呢? 这时候,老父亲不慌不忙地把儿子叫到身边,对他说:“我心里有极大的快乐,这快乐并非来自其他的东西。一个人能够树立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就足以让父母感到荣耀了,并不一定要通过科举取得功名、获得显赫的声名。只要你能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让父母开心,就不必在意吃的是不是美味佳肴。 咱们家虽然满屋子没有金银财宝,但幸运的是,堆满了六经和诸子百家的书籍。我每天带着你们这些孩子勤奋地诵读这些经典,在行动上仰慕颜回、闵子骞这样的贤人,心里以孔子为楷模。只要咱们家平平安安,没有什么烦心事,在这竹林里悠闲地生活就足够了。 儿子孝顺,父母慈爱,一家人其乐融融,自然会有享不尽的快乐。家庭和睦了,福气自然而然就会降临。你看那篱笆边的晚菊好像懂得人的心意一样,每年都会盛开着金黄色的花朵来为我祝寿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