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永寄诗有穷愁之叹和韵宽之

我生抱孤贞,有似窗前竹。 却笑日用功,采绿不盈掬。 诗书负宿愿,发愤处幽独。 古人刮目处,论道不隔宿。 吾计决已久,不疑何待卜。 一书讯安否,双鱼勤往复。 丈夫气相许,云雨讵翻覆。 穷通付一醉,东邻酒方熟。

译文:

我自出生以来,便秉持着孤高坚贞的品性,就好似窗前那挺拔的竹子一样。 可我却不禁嘲笑自己平日里的用功,就像去采摘绿草,却连一捧都采不满,成效实在是微薄。 我一直心怀研读诗书的夙愿,却没能达成,只好在幽居独处时发愤努力。 古人能够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探讨道理从不拖延,当即便能深入领悟。 我早就下定决心,内心毫无疑虑,又何须再去占卜问卦来做决定呢。 你寄来书信询问我的安好,我们的信件就像一对游鱼,频繁地往来传递着情谊。 大丈夫之间以意气相期许,情谊深厚,又怎会像云雨那样变幻无常呢。 人生的穷困与显达,都暂且抛到一边,就用一场大醉来释怀吧,东邻的酒刚刚酿好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