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彭漫者寄铅山诸友韵送彭归武夷

兀坐谁与邻,院古槐阴静。 美人东南来,共此炎夏永。 危衷慰孤清,羁迹不待屏。 十载怀愿见,一日良独幸。 开樽共有酌,当月免对影。 所讲根理致,坦然见心境。 诠评寖及诗,语我挈裘领。 云何方浩浩,遽尔中耿耿。 归理武夷棹,梦寐江南景。 吾曹贵晚节,莫辞霜露冷。 世事如予何,遗编且重整。

译文:

我独自端坐着,身旁没有什么相伴之人,这院子古老,槐树的树荫下一片寂静。 这时,你这位友人从东南方向前来,与我一同度过这漫长的炎夏。 你真诚的心意安慰了我孤独清寒的心境,让我这漂泊的踪迹也不再显得那么孤寂。 我心怀想见你一面的愿望已经十年之久,今日得见实在是万分幸运。 我们打开酒樽一起饮酒,有你在身边,无需像李白那样只能对着影子自酌。 我们所谈论的内容都根基于事物的道理情致,彼此都能坦诚地展现出内心的想法。 接着我们又渐渐聊到诗歌,你还告诉我写诗的要领和关键。 正当我们的交流畅快而深远时,你却突然心中有所牵挂。 你即将回去整理前往武夷山的船只,你的梦里想必已经满是江南的景致。 我们这些人应当看重晚年的节操,不要害怕霜露的寒冷。 世间的事情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我还是重新整理那些古代的书籍,潜心研读吧。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