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应祥游石井韵

世间潢潦水,可叹无根源。 盈满涸可待,骤雨空翻盆。 鹅峰此邦镇,秀润草木繁。 泄为石井泉,永与天地存。 平湖十顷开,风漪绿荷翻。 意共一脉落,高下相吐吞。 清游二三丈,归途月黄昏。 咫尺阻同集,笑我真惮烦。 相期一朝去,雷电当飞奔。 鞭龙起为雨,微功不须论。

译文:

在这世间啊,那些积水的小水坑里的水,真是让人叹息,它们没有源头。 这些水一时满盈,可干涸也是很快就能等到的,就像突然降下的暴雨,雨水只是白白地像翻盆一样倾倒下来。 鹅峰是这一方土地的重要屏障,它秀丽温润,上面草木繁茂。 它渗透出石井泉的水,这泉水能够永远和天地一同存在。 那平静的湖面有十顷之广,就像被打开的画卷,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碧绿的荷叶在风中翻动。 感觉这石井泉的水和湖水是一脉相通的,它们无论高低都相互吐纳、交融。 我和朋友们畅快地游玩了一阵,回去的路上月亮都已昏暗。 虽然距离很近,却没能一同相聚,还笑话我真是怕麻烦。 我们相约着有朝一日一起行动,到那时就像雷电飞驰般迅速。 我们要鞭策蛟龙,让它兴云布雨,而这小小的功劳就不用再去谈论了。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