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欧阳国瑞韵

台高无奈月明何,岂惮攀缘上岌峩。 万壑秋声归草木,百年乡思动关河。 遥知素影千家共,不独秋光此地多。 中夜酒酣狂欲舞,停杯且复听吴歌。

译文:

高高的楼台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并不害怕艰难地攀登到那高耸的台顶。 在这秋天里,万千沟壑中传来的声响,最终都融入了草木的世界;长久以来,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这山河间涌动。 我能想象到,那皎洁的月光一定是千家万户都共同拥有的,并不只是这地方的秋夜月色格外多、格外美。 到了半夜,我酒兴正浓,狂放得想要起舞,可还是停下酒杯,暂且静静地聆听那婉转的吴地歌谣。
关于作者
宋代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余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