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阳山 其二

所以登山不惮烦,为藏云气达泉源。 多峰岂炫千岩秀,一线才通万壑奔。 其在兹乎须出岫,此时何不早翻盆。 名高已到岩瞻地,只有为霖可养尊。

译文:

我之所以不怕麻烦地登上阳山,是为了探寻那隐藏着云气、连通着泉源的地方。 众多的山峰并不是为了炫耀千岩竞秀的美景,山间那一线细流一旦贯通,万道沟壑中的水流便会奔腾而下。 云气就应该在这里啊,它理应飘出山峦去降雨;这时候它为何不早点如翻盆倒水一般降下甘霖呢? 阳山声名远扬,人们已将它视为令人瞻仰的胜地,它只有化作及时雨滋润大地,才能真正彰显出自己的尊贵。
关于作者
宋代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