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泰寺读曾鸿父侍郎留题有感次韵作侍郎挽歌

斯人千古閟音尘,绝妙肝肠好受辛。 四袠升沉悬日月,百年修短误君亲。 天边尚记丝纶手,地上今无磊砢人。 对此感怀非为此,赎之空拟百其身。

译文:

这位先生已经永远地与尘世隔绝,再听不到他的声音、看不到他的踪迹了。他有着绝妙的才情和高尚的品格,一生却饱经艰辛。 他四十岁起宦海沉浮,其命运如同天上的日月般时起时落。他本应能长久地侍奉君主、赡养亲人,可人生短暂,却早早地离世,这实在是辜负了君恩和亲情(这里“误”有未能长久尽忠尽孝之意)。 曾经他在朝堂之上,手握丝纶之笔(指起草诏书等重要文书),声名远扬,大家都还记得他在天边(朝堂)的风采。可如今这世上,再也没有像他这样光明磊落、有杰出才能的人了。 我面对这样的情景而感怀,并非仅仅是为了这眼前的宝泰寺曾鸿父侍郎的留题。我多么希望能够赎回他的生命啊,即便用一百个自己的生命去换也心甘情愿。
关于作者
宋代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