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客婴义主臣,销骨事未竟。 臼友雠诺责,斯义在项领。 惟臼秉纯心,遑恤身后事。 惟婴抱遗育,不以后死愧。 嗟乎古人达,树德见衷则。 并驱不同逵,存殁事愿毕。 兹事亦大难,义竭斯近仁。 孤成死不死,太息难重陈。

译文:

这首诗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程婴和公孙杵臼救赵氏孤儿的故事,下面是翻译: 客人程婴作为臣子效忠于正义的主人赵家,即便遭受如“销骨”般的艰难,事情还未成功也绝不放弃。 公孙杵臼和程婴彼此有约定,要为这个承诺负责,这份道义就如同悬于脖颈般重要。 只有公孙杵臼秉持着纯粹的心,哪还顾得上自己死后会怎样。 只有程婴肩负着保护赵氏遗孤的使命,不因为自己比公孙杵臼后死而感到羞愧。 可叹啊,古代的人如此豁达,树立德行能体现出内心的准则。 程婴和公孙杵臼就像并驾齐驱却走在不同道路上的人,一个活着一个死去,但各自的心愿都完成了。 这件事实在是太难了,当人竭尽全力践行道义,也就接近“仁”的境界了。 孤儿终于得以长大成人,程婴虽死却如同没死(他的精神长存),这其中的感慨叹息实在难以再次诉说清楚。
关于作者
宋代周南

周南(一一五九~一二一三),字南仲,平江(今江苏苏州)人。黄度婿。早年从叶适学。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池州教授。召为秘书省正字。宁宗庆元初,韩侂胄用事,度以忤意罢右正言,南亦罢,俱入伪学党。开禧三年(一二○七),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未几,又以对策诋权要罢。嘉定六年,卒于家,年五十五。有《山房集》二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山房集》八卷、《山房后稿》一卷。事见《水心集》卷二○《周君南仲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周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编为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