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鸡

庆元夏四月,所至喧博鸡。 小市车不通,引首望其逵。 鸡笼三尺高,鸡价千钱提。 苦云输钱少,取取鬭样归。 小儿博手短,颠走歌呼齐。 搜携遍村墅,往往空其栖。 或买鹅代之,亦取鸡为辞。 仆夫告我言,官人那未知。 聚呶已跨日,来初知为谁。 余无五行学,觉有纤芥疑。 老距不可臛,利觜长安施。 更讶十钱片,一博多得之。 归寻故老问,始云眼见希。 因之互猜愕,传来又夸毗。 或谓近鸡祸,或言鸡者饥。 岁行将在酉,事应恐在兹。 圣明攸好德,百祲潜光辉。 蠢兹朱衣者,万万不关时。 但疑一种类,争雄无兼雌。 更恐坊市内,相望野鸡啼。 岂将有微沴,神者预启其。 乖风感乖气,朗鉴尚表微。 人言良过矣,邦禁亦未非。 我欲效风人,聊赋博鸡诗。

译文:

庆元年间的夏天四月,所到之处都喧闹着斗鸡赌博的声音。 小集市里车辆都无法通行,人们伸长脖子望着那四通八达的大路。 鸡笼有三尺来高,一只鸡的价格要花上千钱才能提走。 有人苦恼地说钱给少了,好不容易挑了只看起来能斗的鸡回去。 小孩子手短玩斗鸡,蹦蹦跳跳、又喊又叫十分欢乐。 大家在整个村庄里搜寻抓取,常常把鸡窝都掏空了。 有的人买鹅来代替鸡,也借口说是斗鸡用。 仆人告诉我说:“当官的可能还不知道这些事呢。” 人们聚在一起喧闹已经好几天了,一开始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兴起的。 我没有五行学说的学问,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那长着老爪子的鸡不能煮来吃,它尖利的嘴又能有什么用呢? 更让人惊讶的是,花十文钱的筹码,一次赌博就能赢不少。 我回去找村里的老人询问,才知道他们也说很少见这种情况。 于是大家互相猜疑惊愕,消息传开后人们又添油加醋地传着。 有人说这可能是临近鸡祸了,有人说“鸡”谐音“饥”不吉利。 今年的年份快到酉年了,事情的应验恐怕就在这里。 圣明的君主崇尚美德,各种不祥之气都该悄悄收敛。 那些愚蠢的参与斗鸡的人,和时事其实毫无关联。 只是怀疑这里面有一种情况,就像斗鸡一样,只争雄而不管其他。 更担心在街坊集市里,到处能听到野鸡啼叫。 难道是将要有小的灾祸,神灵预先给了启示? 反常的风气感应着反常的气息,英明的洞察或许能察觉其中细微之处。 人们的说法可能太过分了,国家的禁令也不是没有道理。 我想效仿古代的诗人,姑且写下这首《博鸡诗》。
关于作者
宋代周南

周南(一一五九~一二一三),字南仲,平江(今江苏苏州)人。黄度婿。早年从叶适学。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池州教授。召为秘书省正字。宁宗庆元初,韩侂胄用事,度以忤意罢右正言,南亦罢,俱入伪学党。开禧三年(一二○七),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未几,又以对策诋权要罢。嘉定六年,卒于家,年五十五。有《山房集》二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山房集》八卷、《山房后稿》一卷。事见《水心集》卷二○《周君南仲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周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编为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