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子名字义

小子尔定孙,来前吾语汝。 尔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 今尔名以矩,字尔以方叟。 告尔名字义,尔其敬听受。 矩所以为方,是为法度器。 极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 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 此理根所性,其本一而已。 散诸事物间,各各有所止。 当然不容易,万殊而一揆。 截截有成法,方正无少陂。 圣人安而行,所欲不逾此。 贤者勉而复,折旋必中矣。 学者思圣贤,于学亦必以。 所择要精明,所执在固致。 法皆自中定,方非由外至。 如或非礼视,是以不法视。 于视为不方,随物而妄伺。 如或非礼听,是以不法听。 于听为不方,随物而妄应。 如或非礼言,是以不法言。 于言为不方,随物而妄宣。 如或非礼动,是以不法动。 于动为不方,随物而妄往。 惟视方而明,不为非礼倾。 惟听方而聪,不为非礼从。 惟言方而信,不为非礼徇。 惟动方而直,不为非礼适。 一一守吾法,私意无容杂。 寻绝枉尺为,乘戒诡遇合。 直道范驰驱,何行不检押。 其可者则与,不可者必拒。 交游自正方,不随不可去。 有善者则从,不善者必克。 处事自正方,不随不善溺。 随物则为圆,非圆特其偏。 同流而合污,在方诚有愆。 先方而后圆,于圆乃可全。 既无一不方,斯无一不圆。 动容皆中礼,从心得孔传。 岂但方之熟,实惟圆之安。 圣法万世在,矩尔其勉旃。 称名惕自省,闻字肃反观。 斯义无尔愧,服膺常拳拳。

译文:

孩子啊,你是定孙,到前面来,我有话对你说。如今你已经行过加冠礼了,怎能还把你当作小孩子,而应以成人相待了。 现在给你取名为“矩”,取字为“方叟”。我来告诉你这名字的含义,你可要恭敬地听好。“矩”是用来画方形的,它是一种体现法度的器具。天下所有的方形,都离不开它。 从人事方面来说,也跳不出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植根于人的本性,它的根本是一致的。它散布在各种事物当中,各自都有一定的准则。这是理所当然、不可更改的,虽然事物千差万别,但道理却是一样的。有既定的法则,端端正正没有丝毫偏差。 圣人能够自然而然地遵循这些法则去行动,他们的欲望不会超越这个范围。贤能的人努力去恢复本性,一举一动必定都能符合规矩。求学的人向往成为圣贤,在学习中也一定要遵循这个道理。选择要精准明了,坚持要坚定不移。法则都是从内心确定的,方正不是从外面强加的。 如果去看不符合礼的东西,那就是用不符合法则的方式去看。在看这件事上就不端正了,会随着外物而胡乱窥视。如果去听不符合礼的声音,那就是用不符合法则的方式去听。在听这件事上就不端正了,会随着外物而胡乱回应。如果说不符合礼的话,那就是用不符合法则的方式去说。在说这件事上就不端正了,会随着外物而胡乱宣扬。如果做不符合礼的事,那就是用不符合法则的方式去行动。在行动上就不端正了,会随着外物而胡乱奔走。 只有看东西端正而明白,才不会被不符合礼的事物所动摇。只有听声音端正而灵敏,才不会听从不符合礼的东西。只有说话端正而有信用,才不会曲从不符合礼的行为。只有行动端正而正直,才不会去做不符合礼的事。 要一一遵守我们的法则,不能让私心杂念掺杂进来。杜绝那些不正当的行为,戒除用不正当手段去迎合。沿着正道去前行,什么行为不能受到约束呢?可以做的事情就去做,不可以做的事情一定要拒绝。结交朋友要选择正直的人,不要跟随那些不正直的人。有优点的人就向他学习,有缺点的人一定要克服他的毛病。处理事情要保持正直,不要被不好的事情所淹没。 如果一味地随着外物而改变,那就成了圆滑,这不是真正的圆,只是一种偏差。与不良的人同流合污,在坚守方正上确实是有过错的。应该先坚守方正,然后再谈圆通,这样的圆通才是完美的。如果没有一处不方正,那么也就没有一处不圆通。举止行动都能符合礼仪,随心而为也能得到孔子之道的真传。这不只是对方正的熟练运用,实际上也是圆通带来的安稳。 圣人的法则流传万世,你要以“矩”为准则,努力去践行啊。每当你听到自己的名字,要警惕地自我反省;听到自己的字,要严肃地自我审视。要让自己无愧于这个名字所蕴含的道理,要始终牢记在心中。
关于作者
宋代陈淳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乾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纳兰青云